扬州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调解服务“六进三助”行动
2025-04-18 14:19:00  来源:法润江苏

为推动人民调解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实现纠纷调处机制变“被动调解”为“主动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调解服务“六进三助”行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调解服务进“进网格”“进社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严格落实社会稳定责任制,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千名调解员入网格进千企进万家”活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加大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量下沉,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推进“网格+调解”基层治理模式,吸收有责任心、具有法律常识和调解经验的网格长、网格员作为调解员,进行日常排查和信息收集,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推动调解和网格深度融合。江都培优“邵伯舅舅”地方调解品牌,选派区人民调解专家组成员、金牌调解员开展“一帮一”“一帮多”跟学活动,带出一批“邵伯舅舅”调解能手。高邮持续打造“银驿解”调解品牌,充分发挥“五老”的经验优势、政治优势,引导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广陵“网格+调解”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网格员在矛盾纠纷“摸排—受理—调处—化解—回访”全过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二、调解服务“进园区”“进企业”,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开展“法治体检+调解”行动,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员、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量入网格进千企,突出对债权债务、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领域矛盾纠纷的梳理分析和研判预警,对排查出的纠纷及时介入、妥善化解,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有序健康发展。完善商事商会调解制度,推广“公益性调解+市场化解纷”模式,发挥金融、物业、劳动、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提升商事纠纷化解能力。生态科技新城依托杭集产业优势,新增印刷协会、软管协会、发泡协会三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潜力和作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高邮延伸高邮市商业纠纷调解中心职能,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在园区增设灯具行业、电缆行业调解工作站和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站。仪征积极探索政府、国有企业购买调解服务,在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由人民调解协会发挥专业化、整体化优势,一揽子集中提供矛盾化解服务,通过招标等形式明确服务清单,形成协会有机运转的长效机制。

三、调解服务“进信访”“进法庭”,助力社会和谐稳定。全力配合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体系,健全访调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对重大疑难纠纷和群体性纠纷的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督办能力。推动司法所与法庭共建,实现资源共享、纠纷联调。对于涉及人数多、案情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司法所与基层法庭联合调解,建立健全“庭所共建”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基层。宝应加强与镇综治中心的深度融合,依托14个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14支访调对接职业团队,为开展群众来访接待、信访诉求导入、矛盾多元化解等工作提供调解“主阵地”。邗江推行“公证+调解”“仲裁+调解”“乡贤+调解”治理模式,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力量加入,合力攻坚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疑难复杂案件,助力信访法治化。景区进一步深化“三位一体”旅游纠纷化解机制,融旅游警察大队、旅游纠纷调委会和旅游巡回法庭的资源优势为一体,快速高效处置涉旅纠纷。开发区实现镇、街、园区“网格法庭”全覆盖,实行“网格+互动”“网格+调解”“网格+服务”“网格+执行”运行机制,持续完善服务快速通道、双向化解纠纷,打造公调对接、诉调对接、仲调对接于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新阵地。

(扬州市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