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法律意识和网络素养,扬州市委网信办持续举办“大手拉小手”网络普法进校园活动,通过高校教师备课、大学生授课、中小学生听课的形式,不断增强网络普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打造青少年群体“能看懂、能接受、能喜欢”的网络普法进校园品牌。“大手拉小手”网络普法进校园活动先后被中央网信办官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江苏公共新闻频道等30多家中央、省级媒体报道宣传。
一是建立大学生网络普法队伍,常态化走进校园。深化与扬州大学法学院合作,积极为高校师生搭建普法实践平台,不断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环境。活动由法治功底深、实践经验足的骨干教师带队,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校结对,根据学校需要开展网络普法宣讲活动,此举也为常态化普法宣传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队伍保障。活动开展以来,共有40多名大学生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近100多所学校报名参与,累计开展普法活动200余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余小时。
二是优选青少年网络普法内容,体系化课程设计。以《网络安全法》《未成人年保护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先由带队教师进行备课,再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集中学习,教案会综合考虑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及学校课程设置等因素,最终科学、系统设计网络普法课件。目前,已陆续投放6个网络普法课件视频供全市中小学校教学使用,其中2个课件入选全市法治名师云课堂。
三是丰富校内外网络普法形式,立体化宣传教育。为了提升普法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扬州市委网信办先后向大学生志愿者、城区部分中小学校、社区捐赠1000余册网络普法书籍和普法读物,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良好的网络法治理念。在今年“大手拉小手”网络普法进校园启动仪式上,扬州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发布《扬州市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配套绘制了一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号召全市青少年网民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生态。
(扬州市委网信办 杨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