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实施“五个工程” 做好金牌调解员培育工作
2023-11-30 09:18:00  来源:法润江苏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秦淮区司法局实施“五个工程”做好“金牌人民调解员”培育工作,对辖区内原有的调解能手优中选优,加强技巧培训,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选树金牌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金牌调解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实施“五老人员”工程,优化调解队伍。大力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积极吸纳青年团员和老党员、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老退役军人“五老人员”等热心公益事业、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调解员,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全面、业务能力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同时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调解服务需求。目前,全区共有一级调解员7名,二级调解员11名,三级调解员75名,四级调解员140名,调解能手14名,并建40个个人调解工作室。

二是实施“智库建设”工程,提供智力支撑。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设立人民调解咨询专家库,丰富调解专家类型,聘请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和相关行业、专业领域专业人员,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和调解建议,为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进一步提升调解工作法治化、专业化水平。目前,纳入智库法学专家6名,心理学专家3名。

三是实施“全员轮训”工程,提升专业素养。坚持分级负责,规范人民调解员初任、年度培训制度。积极吸纳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专职人民调解员等作为培训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依托人民调解信息化平台和“苏解纷”APP等,采取线上、线下、集成式培训等方式将人民调解员轮训一遍,人民调解员可通过集中学习、网上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业务理论水平和化解纠纷能力。今年以来,开展调解员培训5轮次,培训调解员400人次。

四是实施“信息融合”工程,强化数字赋能。探索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员网络培训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人民调解员培训深度融合。发挥各基层法院诉前调解室及数字法庭的作用,通过集中授课、案例评析、旁听陪审、实训演练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专业能力。派驻12名人民调解员到12个街道“徕斯”数字法庭,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五是实施“调解宣传”工程,营造良好范围。将人民调解纳入市、区法治宣传工作总体格局,综合运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及报刊、杂志等线上线下多种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及时推送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宣传报道广大人民调解员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典型事迹,着力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社会知晓度、公信力和影响力。目前,已经制作金牌调解员宣传展板9人次,在“秦淮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发表金牌调解员推介文章8篇。

(秦淮区司法局 张菲琳)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