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委依法治市办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不断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在平台建设、数据共享、智慧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目前,昆山公共智慧底座累计打通部门数据交换通道77个、汇聚数据超260亿条,为协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优化涉企政务服务生态。依托“1+20+N”政务服务阵地,延长“马上办”服务链条,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构建覆盖全市21个“元园”服务站点的网络体系。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融合,试点上线“AI+智慧商事登记”帮办导办服务,支持申请人“口述”生成营业执照登记申请材料。创新数字政务门牌工程,完成与“公安数字门牌”双向嵌合,实现线上服务矩阵倍增式布设,截至目前,“数字政务门牌”已为企业群众提供智能帮导办服务2.9万余次。优化涉企公证服务,办理“涉外公证+领事认证”一体联办148件,优化“涉企服务专窗”,依托“云公证”,办理营业执照涉外公证28件。
二是深化数据信息有序共享。建成县域数字“公共智慧底座”,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整合政务、城市管理、数据资源等功能,形成了数据湖、CIM、人工智能等7大模块的一体多翼能力输出体系。健全“数据昆山”信息平台,强化政务数据公开质效,全面展现昆山发展成果。持续推进“小巧灵”数字化应用创新,“畅行昆山”“一梯通管”“单位自主管理”“大模型赋能电动车闯红灯全链条治理”等4个“小巧灵”应用建设,“一梯通管”智慧管理平台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入选江苏省数字社会重大场景项目,“鹿路通”“畅行昆山”分别获评江苏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创新案例、优秀成果。
三是优化智慧监管执法模式。完成“e企帮”综合查一次功能优化升级,打造昆山特有的一体化行政检查信息平台,构建“平台发起、任务匹配、联合入企、扫码登记、结果推送、评价反馈”的闭环检查机制。开发“一码”入企,严格执行先扫码后入企,报备执法检查信息,对重复检查行为进行预警提示,实现行政检查“码上清”。规范“两清单”“两计划”管理,编制上线42项“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和40项“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清单,制定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并细化形成月度检查计划,实现联合检查“平台定”。发挥“五端”协同,实现全链条检查线上运行,快速预警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高频检查等行为,适时开展专项执法监督行动,实现行政执法“监管灵”。2025年第一季度各行政执法单位共计开展“三跨”联合检查275次,共计减少检查次数299次。
昆山市司法局:王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