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指示精神,通过聚力法治宣传、营造公平环境、优化法律服务、聚焦定分止争“四点发力”,积极打造更优法治营商环境,全面迈入营商环境“6.0”时代。
一是聚力法治宣传,清除企业法律盲点。遴选23名区检察院、区部分行政执法部门、律师事务所中的业务骨干、法律专家组建区涉企法律宣讲团,深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开展“服务面对面”链+圆桌派活动,现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并针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劳动用工、债务纠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围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题,发挥法治引领,给企业送上安全生产专题课,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读本。通过法治宣传,帮助企业进一步树牢法律意识,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营造公平环境,打通企业发展堵点。推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政策,形成“6+1”政策体系,涵盖55条举措、120项重点事项。以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加大涉企政策文件把关力度,严格审查送审单位是否履行公平竞争审查前置程序,对可能涉及限制市场竞争、违法增设企业义务的内容条款提出修改意见,已出具涉企合法性审核意见书25件。牵头组织各部门开展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剔除”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源头改善企业良性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是优化法律服务,补强企业经营弱点。做大做强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依托各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园区法治体检中心,推动由资深律师、法律专家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紧扣知识产权、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创意设计、金融创投等领域法律服务需求,采取上门服务与“坐诊”服务并举的方式进商会协会、进产业园区、进重大项目、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在深化物联网产业链服务联盟建设的基础上,将法律服务辐射到各区各产业链,依法补强企业经营弱点,以“暖心”法律服务擦亮“宾至如归”营商品牌。
四是聚焦定分止争,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充分发挥商会优势和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联合区法院、区工商联签订《关于完善商事纠纷调处机制的实施意见》,揭牌成立了滨湖区商事调解中心。依托“滨湖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对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进行律师调解、人民调解、行业协会调解,动员多方力量提升司法保护效能,构建诉与非诉无缝衔接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多元化解格局。成立“聚枫法治服务工作站”,采用市场化手段引入专业法律人才,整合司法所、基层法庭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辖区企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孙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