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司法局“三味”普法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2022-07-15 08:45: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司法局主动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破题、解题,找准切入口和落脚点,立足“三味”普法,增强农村普法精准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一是“乡土味”普法,提升法治宣传吸引力。善用“群众语言”和“乡土办法”说法释法,对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采取集中授课辅导、进村入户宣传、网络线上推送等形式进行普及宣传。根据个性化需求,围绕疫情防控、土地流转、婚姻家庭、老人赡养等方面,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服务,满足不同行业人群的需求。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农村特殊群体,采取“定向式”普法,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妇女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帮扶”等专项行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彩的案例分析,让农村普法宣传更“接地气”。

二是“乡亲味”普法,强化法治宣传聚合力。注重在普法资源调配上加强统筹倾斜,以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平台,以“一村一法律顾问”为依托,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方案,达到“办理一案、化解一类、教育一片”的效果。普法成员单位结合法治大讲堂、主题党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加强普法联动,开展“点单式”法治宣传服务活动。发挥网格员、离退休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人熟地熟的优势,培育2887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以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法润三水•典亮万家”等为抓手,把“万人学法”活动向村居延伸。

三是“文化味”普法,增强法治宣传渗透力。把农村普法融入到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全过程,结合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巡回庭审等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基层行”,使法律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建立微网格群,“法润三水”微信公众号,“法润姜城”“律师在线”等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农村新媒体普法矩阵,使普法更加高效便捷。将法治元素与大运河文化、好人文化、红石榴民族团结等有机融合,建成一批镇村普法阵地。持续放大“百场法治文艺进村居”品牌效应,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演出、法治作品创作、普法“大篷车”等活动,将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提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泰州市姜堰区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