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化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思路,立足基层法治建设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法律供给充足的“法治小区”。
党建引领,完善小区组织构架
兴化市将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纳入“兴”新向荣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网格兴锋”在职党员主动参与所在小区治理,实现党的领导、业主自治、多元参与的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小区依法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推进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形成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小区治理格局。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中心户”队伍,吸纳网格员、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充分调动离退休人员、群众代表等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凝聚小区依法治理合力。
完善机制,健全法治工作格局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小区居民依法自治,制定小区自治规章制度,制定小区居民集体公约,弘扬公序良俗,促进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根据物业管理条例,梳理形成“小区物业服务清单”和“业主委员会权责清单”,厘清小区治理相关事务,促进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职、接受监督。完善小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导入“援法议事”机制,由社区牵头组织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三方联席会议,社区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围绕小区治理难点堵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定制“依法治理”“环境整治”“安全防范”“邻里和睦”等重点议题,共谋共策、共治共享,打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小区治理“新风尚”。
强化普法,保障法律供给充足
坚持需求导向、创新普法方式,围绕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物业管理、社会保障、婚姻家庭、养老防诈等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送法进小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尊法守法意识。做优“法润民生”微信群,邀请小区居民和社区法律顾问进群互动,在线普及法律知识,及时提供法律“微”服务。指导群众使用“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实现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公证、司法鉴定等非诉服务“掌上可及”。推广“睦邻会客厅”“百姓议事堂”等平台,为小区居民沟通交流、议事商讨、解决矛盾提供场所保障。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小区活动中心,建立“豪哥说法”工作室、法治长廊、法治图书角等,为居民学法提供条件便利。打造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通过“定期值班+预约服务”的形式推动社区法律顾问下沉小区,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提高小区居民法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