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兴市司法局聚焦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不断激发基层法治细胞活力,形成多元化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是激活红色普法细胞,夯实法治基础。持续推进村(居)“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重点在“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中推选,形成一批村居法治“排头兵”,当好乡村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法律服务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会事务的监督员。目前,已培育村(居)“法律明白人”3836名。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为宣传重点,围绕疫情防控、民法典、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主题内容,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768场。
二是激活蓝色服务细胞,提升法治水平。推动律师资源下沉乡村,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定期前往挂钩村居为群众提供政策讲解、法律咨询等涉法难题。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打造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村民根据自身法律服务需求,就近选择实体平台接受现场服务、拨打12348电话接受热线服务、通过法润民生群接受网络服务,补齐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短板,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三是激活绿色便民细胞,丰富法治供给。常态化开展乡村小微企业“法治体检”,定期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为辖区内企业提供法律问题解答,并参与纠纷化解。今年以来已为全市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50次,发放法律政策资料4.5万份,帮助企业矛盾纠纷化解1523件。常规化落实“助力农民工”“关爱残疾人”等“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已对886名城乡扶贫对象、农民工、残疾人等对象推行经济免审、容缺受理、上门办理等便捷化服务,依法维护涉农等弱势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泰兴市司法局 宋晓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