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陵区司法局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围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
一是转变服务形式,变“单打独斗”为“组团作战”。整合全区2203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99名村(社区)法律顾问、55名党员律师等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收集社情民意1230条,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648件,利用152个法润民生群推送法律资讯、典型案例4万多条,解答法律咨询1万多人次,利用重大节日、农忙节点,围绕乡村振兴最关心、最密切的法律服务需求开设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专题法治讲座400多场次,为农村困难群众、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230件。
二是转变服务内容,变“单一单调”为“多元多样”。在楼栋间、小区公示栏、橱窗等醒目位置公示公布服务内容、服务清单以及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调解员、公证员、微信二维码等,扩大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参与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小区、进家庭。建立健全村(社区)风险预警机制,99名村(社区)法律顾问以“独立委员”身份列席村(社区)两委会,帮助规范村规民约152个,围绕处置、盘活闲置资产提出法律建议24条;指导5家律师事务所支部与5个社区总支结对共建,以党建引领,推动党员律师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君谊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与城南街道开展“党建助力,打造万达商圈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项目,帮助城南街道全面梳理万达商圈物业管理合同,理顺服务单位与收费单位关系,协助处理物业纠纷,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
三是转变服务作风,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受疫情影响,很多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劳动密切型企业在货物运输、超龄员工使用、合同履行等方面存在法律隐患和法律问题,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海陵区司法局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公证员等成立5个法律服务队,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10个镇(街)走访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230家,通过发放征询表、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收集企情民意56条,帮助企业化解纠纷109件,审核合同215份,制定个性化法律服务方案68个,开设专题法治讲座32场次。
(海陵区司法局 周晓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