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海陵区瞄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需求,开展“真·新”系列行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专业的法律服务,注入“法治能量”。
一是开展真体验真调研,做到暖“新”有“底”。坚持从真体验中找到真收获,从真调研中摸清真情况,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征集法治需求。线下,启动新业态“体验周”,组织律师志愿者、社会组织和“法律明白人”3个群体11名工作人员深入快递、外卖、货运等行业生产经营一线,开展沉浸式体验式调研,全方位感知该群体的工作生活,法治需求。线上,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大平台,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关注热点新闻等,获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法治需求,为制定针对性普法菜单工作摸清实情、打牢基础。
二是健全真机制真举措,做到暖“新”有“方”。建成全市首个“小蜜蜂”法律服务驿站。吸纳专业强、经验丰富的律师团队坐镇,重点宣讲与新业态密切相关的合同法、交通法律法规等,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列为“八五”普法的重要对象,横向联合区总工会、人社局等部门,将普法宣传与“送清凉”“送温暖”等关爱慰问活动相结合,传递法治温度。用好公调对接、消调委、商调委、社区人民调解等多元力量,组建专业过硬的法律服务团队,搭建新形态就业法律服务大舞台,推动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强化法律支撑,充分满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需求,切实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三是引领真参与真融入,做到暖“新”有“为”。发挥快递员、外卖小哥走街串巷熟悉情况的优势,引导他们投身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法治治理、履行社会责任。在快递上粘贴法治“小贴士”,由快递小哥将包裹送到居民手中,开辟双向学习模式。春节前后,32名网约车司机组建3支护航法治护航车队,为返乡人员、老龄乘车人员、妇女儿童等提供防诈反诈、禁燃禁放等法律知识宣传服务。开展送法治体检、送法治小课堂、送法律意见进新业态企业活动,增强新业态从业人员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帮助新业态企业排查和防范经营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风险,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主动与海陵的法治建设相向而行。
(海陵区司法局 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