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陵区聚焦青少年群体,全方位、多角度促进青少年学好法治课,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个注重”,落实法治教育保障。一是注重规划先行。对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紧盯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主方向,不断夯实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基础,着力提升普法规划执行力和约束力。二是注重依法治校。全面落实依法治校要求,指导学校加快“一校一章程”建设,着力构建“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民主监督”良性运行机制,真正实现环境育人。截至目前,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已完成章程制订和报备。紧盯学生管理与服务、权利与救济等内容,主动将法治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宣传栏、名言警句等载体进行全面展示。三是注重长效机制。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制度,常态抓好问题研判、宣传引导、督导检查等工作,着力形成联防联动工作合力。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校校参与三措并举,细化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把法治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的内容和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内容。
“三个健全”,夯实法治教育力量。一是健全法治队伍培育。组织实施法治教育专任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加强兼职法治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鼓励引导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工作者等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二是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局机关聘请法律顾问1名。在研究局重大行政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文件时,均充分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全区各中小学校聘请法律顾问,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三是健全家校社共育机制。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带法回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法治实践、服务和宣传活动。举办“向阳”剧场,开展“检爱同行,助力成长”系列法治讲座;育才社区联合小蝌蚪青少年发展中心和海陵区法院法官,走进城东中心小学举办法治嘉年华活动。
“三个借助”,丰富法治教育形式。一是借助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学宪法讲宪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月”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宣誓、主题征文、争当“宪法小卫士”等,增强师生践行宪法精神。二是借助法治文化基地。鼓励和支持各学校设立“法治教室”或法治教育场所。定期组织学生到少年法庭、律师事务所、看守所等单位观摩体验。智堡实验学校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扬桥小学建成“泰州市青少年交通安全主题教育基地”;二附中模拟法庭常态化到法院开展社团活动等。三是借助法治宣传氛围。各中小学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显示屏、校园网等设施,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努力营造法治氛围,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教育成效,不断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
海陵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