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兴市司法局围绕企业所求、所难、所向、所盼,巧用“加减乘除法”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善用“加”法,法治宣传全面覆盖。打造营商环境“普法餐厅”,为企业“量身定制”普法课程,设置“普法菜单”,囊括企业用工规范、职工理性依法维权等多元主题,以“企业自主点单+部门送法入企”的方式,提升企业法治意识。目前,已为60余家民营企业、园区开展政策法律宣讲10场次,发放普法读本、宣传折页等5000余册。依托“平安泰兴”“泰兴普法网”“微信发润民生群”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普法动态 50 余条,发布“以案释法”案例 12篇。
二是妙用“减”法,法治体检药到病除。组建“法治体检”小分队,以企业法律需求为服务导向,制定企业“法治体检表”,深入辖区内中小企业摸排法治需求,开展一对一“法治体检”,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出具“法治体检报告”,帮助企业化解存在的风险。截至目前,全市17个乡镇(街道)以及“一区五园”已开展“法治体检”19次,“把脉会诊”企业200 余家,出具法律意见建议 380 余条,为企业规避和挽回经济损失达1200余万元。
三是巧用“乘”法,法治纾困提升实效。开辟“绿色通道”,做好涉企法律援助工作,设立企业农民工和困难员工维权服务窗口,对企业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办理法律援助简化程序。定期组织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团”开展走访民企纾困。截至目前,共为企业排查劳资、合同、借贷法律纠纷128起,成功调处120起,索回欠款300多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法律援助180人。
四是敢用“除法”,规范权力柔性执法。管好用好行政执法权,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督促行政执法部门落实涉企“轻微违法不罚”“违法从轻处罚”“违法减轻处罚”“三张清单”,严防“执法扰企”。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程序要求、执法文书制作要求等,统一标准,严格按程序办案。规范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开通企业行政复议便捷通道,快速立案,优化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除重大疑难案件外,一律实行“快审快结”。
(泰兴市司法局 蒋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