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为增进广大群众对长江保护法的了解,加强对长江大保护重大意义的认知,泰兴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法护长江”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切实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法治意识和行动自觉。
一是教育培训“全覆盖”。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抓手,把长江保护法纳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旁听庭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广大党员深刻领会长江保护法的重要意义和立法宗旨,熟悉其主要内容,为长江保护法的贯彻执行奠定坚实基础。针对虹桥镇、滨江镇的国家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一次全覆盖专题教育培训;对其他15个乡镇村(社区)“两委”干部普遍组织一次渔业、土地、生态环保等法律法规专题培训。
二是法治宣传“多角度”。在码头、船舶、休闲观光带、法治广场、社区等重点区域,充分利用广告牌、LED显示屏、小型提示牌、宣传栏等实体平台广泛宣传普及长江保护法知识和理念,制作发放法律法规单行本、法治文化产品,发布视频动画循环播放。通过法润民生群、“滨滨有你”抖音号等,发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以及打击长江非法捕捞和非法采砂工作具体案例,号召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使长江保护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推动全市共学保护法、共抓大保护、共护母亲河,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长江保护法治理念。
三是法治体检“送上门”。司法局牵头组织律师团队,主动上门为虹桥镇、滨江开发区的企业“量身”制定了《企业法律风险体检表》,列出合同管理、劳务用工、对外担保以及生态环保四个领域内的法律风险点,逐条逐项开展“清单式”风险排查。特别是生态环保领域,鼓励企业借助“法治体检”活动,晒家底、道实情,积极配合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材料,帮助企业完善组织架构、健全管理制度、化解风险隐患。通过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排查企业当前在生产、管理、发展等环节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并与企业签订《法治体检意向协议》。截至目前,全市各乡镇共开展“法治体检”48次,提供法律建议200余条。
(泰兴市司法局 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