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厅部署要求,结合泰州实际,组织开展了“幸福泰州·典亮生活”第三届“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一是深挖“典护三农”土壤。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开展“播撒法治的种子”万场讲法活动,深入浅出阐释民法典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依法维权措施,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靖江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益律师志愿服务团成员深入基层,采取法律赶集、进村入户、城区设点等方式宣传民法典知识。泰兴市组织150多名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民法典专场宣讲。兴化市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典亮垛上读书节”活动,通过垛上少年诵读民法典、“法律明白人”读书成长分享等,丰富了民法典宣传方式。海陵区聚焦村(社区)居民“大多数”,开展“典”护民生活动,充分发挥“公民法治素养观察点”作用,将收集到的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热点问题,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集中宣传,提升民法典宣传效果。姜堰区组织“法律明白人”深入农业合作社,开展“两社联动+普法”活动,送法律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播撒“典护童心”种子。组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润童心·典亮生活”主题活动,通过法治第二课堂、主题班会、自由辩论、模拟法庭等参与式互动式方法,大力宣传民法典常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泰州市教育局、司法局、检察院联合举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暨法治进中职校活动启动仪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的意见》,通过发放法治副校长聘书、赠送“漫说民法典”、举办模拟法庭等,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中职校有效延伸。靖江市按年龄分段征集创作《民法典》教育教学微课程、微视频及配套课件、教案等,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民法典》法治实践、《民法典》主题班队会等十大主题活动,将立法精神融入到青少年“八礼四仪”教育。泰兴市组织“法治副校长”在全市95家中小学开展“法润童心·典亮生活”主题活动,覆盖全市师生、家长达5万余人。兴化市法宣办联合市教育局开展法治文化作品进校园、“典润童心 ‘未’你而来”、“典亮文明城市”等活动。海陵区组织校园“小小普法志愿者”参与拍摄“挖呀挖呀挖”法治情景短剧,将民法典条文编撰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记,提升法治宣传效果。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承办的法治儿童节暨法治嘉年华活动,将民法典宣传融入现场闯关游戏,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身体力行体验在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规则和履行的义务,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规矩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姜堰区法宣办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开展“法润童心·典亮生活”游园会进东桥凤凰园小学,以法治游戏的形式大力宣传生命权、健康权等民法典内容,普及防范校园欺凌、反诈等常识。
三是培育“典护人生”禾苗。利用泰州普法网、“法治泰州”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各地各单位普法微信、微博、户外大屏等载体开展“千媒万屏”联播,加强新媒体民法典宣传产品供给。联合市委网信办、总工会开展“天翼杯”职工劳动法治抖音大赛,进一步提升职工法治素养,活跃职工学法用法氛围,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靖江市把民法典学习宣传延伸到移动终端,借助各条线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在线推出《民法典》学习问答、《民法典》学习心得选登等栏目,引导全体领导干部共学法典、同谈体会。泰兴市依托“滨滨有法”“济川晓法”等抖音平台、361个“法润民生”微信群,户外LED屏、交通工具多媒体、楼宇视频等公共领域宣传载体,以“千媒万屏”视频联播形式面向社会广泛传播,营造共同参与释法典、普法典、学法典的氛围。兴化市落实“豪哥说法+普法+关爱”德法共育举措,成立“护苗成长”基地1个、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8个,制作“幸福兴化 典亮生活”微动漫登上“学习强国·法治中国”平台。海陵区关注特殊人群,举办“有爱无碍·典亮无声”主题活动,邀请专职律师和手语老师,就民法典中涉及聋人朋友的相关法条进行重点解读,通过日常生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民法典中涉及抚养赡养、婚姻继承等聋人朋友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和涉及的法律条款,让他们能够看得见“民法典声音”。姜堰区积极发动干部群众参加全国普法办开展的民法典知识竞答,发挥普法微信公众号矩阵作用,推送民法典图文信息150余条。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拍摄“民法典宣传月”专题宣传片,回顾民法典颁布以来宣贯情况,激发民法典学习热情。
四是浇灌“典护万家”之花。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扩大民法典宣传覆盖面,让民法典护佑千家万户。部署开展泰州市“文艺走基层·普法进万家”暨新时代“枫桥经验”主题纪念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和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百场法治文艺汇演,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民法典熏陶。靖江市70家单位积极开展了《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同时,发动民法典宣讲团,针对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形成7大类49个课程的授课单,制作相关普法宣传课件,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深入机关、企业等进行《民法典》专题宣讲活动63场次。泰兴市在全市360多个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中,增设民法典宣传专栏,突出民法典元素,着重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物权编,使民法典抬头看得见、用时找得到。兴化市继“茅山号子唱响民法典”“司法蓝快板民法典”后,今年立足非遗文化,创新打造“昌荣锣鼓书说唱民法典”,群众对民法典知晓率达92.15%。海陵区依托园区法律服务产业园,围绕企业对法律服务所需,通过法治体检、法治宣传、调解、公证、法援等公共法律精准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目前已开展民法典宣传进企业活动2场,法治体检5家,解决问题8个。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暨“书”与“法”融合采风活动,将“法”寓于“书”,“书”融于“法”,将法治文化带进大众视野,让民法典走进群众生活,让大家感受到“书”与“法”的魅力。姜堰区深化“法企同行”“法旅同行”,开展民法典宣传进溱湖5A级景区及工业园区等,筑牢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屏障。
宣传月期间,全市累计举办普法讲座442场次、发放普法资料近13万份、张贴、悬挂横幅标语1643条、开展“法润童心·典亮生活”主题活动304场、展播微视频322部、举办法治文艺汇演50场,开展送法入企450场、提出法律建议485条、举办学法讲法694场、接受法律咨询近1.2万余人次。
(泰州市法宣办 泰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