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探索实施网格“三微”治理工作法
2023-06-15 15:29:00  来源:法润江苏

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靖江市通过开设网格“微讲台”、开展“走千听万”“微访问”、做好民情民意“微呼应”,将百余名驻村法律顾问下沉至网格一线,4582名“法律明白人”嵌入到城市治理网格,1000多名调解员定纷止争在网格,把德法融合理念贯穿网格化治理的全过程,夯实了网格法治的基层落点。

一是开设网格“微讲台”。在遍布靖江的1128个城市网格都设立了普法“微讲台”,由“法律明白人”带领网格群众,关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群众关心的生活法治案例,交流学法心得。近两年,累计开展微宣讲3320余场次,真正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进行“走千听万”“微访问”。在司法所指导下,常态化开展“法律明白人”、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走千听万”进网格活动,每周QQ微信联络网格居民进行“微互动”;每月定期入户走访开展“微访问”,做到“六必访”,即困难群众必访,重点上访对象必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必访,零就业家庭必访,创业人员必访,特殊人群及社区服刑人员必访;逐季度依托“群众说事会”“网格党员联席会”“乡贤堂”“楼栋长例会”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需求意见,形成村(居)民需求和建议意见动态台账,进而分级筛选形成村(居)重大事项议题。

三是民情民意“微呼应”。试点实施民情收集站工作模式,每个街镇选取1-2个有条件的村(社区),优选出5-8名“热心法益”的民间“草根法律专家”任网格“法管家”,每名管家负责10-15户家庭的日常普法服务,定期召开管家议事会,收集本组家庭遇到的高频涉法事务,村(居)民发现的自治新问题等,按照急事、大事、小事“三事分级”原则,上报给村(居)两委,实现一格一个民情收集站。同时,以建成城区一刻钟、农村半小时普法服务圈为基础,在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勾画5分钟邻里普法服务圈。力争每3-4户人家就拥有一个“民间法治问题小专家”,实现日常涉法服务“门前解、不出圈”,确保一格一个治理小平台。

(靖江市司法局 吴馨宇)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