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江市传承创新“枫桥经验”,聚焦村居治理“微力、微声、微事”,不断提升基层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民生服务、政治生态等高质量发展质效,探索打造出了一批新时代“枫桥式”村居。
一是用好微力,打造“枫桥式”管理团队。立足主职能,下移服务重心,搭建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市-镇-村-网格“四级流转”组织链。建立市法宣办统筹指导,属地司法所牵头,村干部、村居律师顾问、法律明白人、调解员和五老志愿者积极参与的村级法律服务团200多个。加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法用法示范户”“两人一户”动态培育。将4582名明白人以四人一组、AB岗的形式植入到1000多个社会治理网格,发掘257户学法用法示范户、450个学法带头人掌握群众语言、精通法律常识、熟知乡风民俗的优势,开展村居“枫桥式”管理新探索,如生祠镇东进村首创“埭上管家制度”,新桥镇德胜村推出“轮值村官”制度,滨江新区江阳社区率先开展“四员合一”活动,延伸了法治网格触角。
二是听好微声,统筹“枫桥式”资源力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村居实事项目村民票决制,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村居“三治融合”新实践。在外来人口占比高的村(社区)设立社情民意联络点,让村居民的利益诉求、合理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反馈到相应的职能部门,让政策制定满载民情民意,把民意变成“法意”。同时,在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试点设立“百姓说事点”16个,优选“法律明白人”骨干担任民情信息收集员,吸纳驻村干部、村两委、村居律师顾问、法治带头人和群众代表组建评事议事团,通过简单事项现场解决、复杂事项评事议事团商议解决、重大疑难事项镇村联动联办等不同途径,发现解决村(居)民反映的村务管理、集体建设、婚姻家庭、民生救助等等问题,实现了“微事不出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镇”。
三是办好微事,构建“枫桥式”制度机制。围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村务管理等事项,探索推出了“村民问政”“村务听证”和“村民质询会”等基层监督新模式,以公开听证、公开问政的形式化解村(社区)管理的“疑难杂症”,内容涉及拆迁后续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发展等各类事项,现场无法答复的,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在10日内予以答复,实现了“多维解纷、村务公开、民主监督”一举三得。在一些村改居的社区,试点建立由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公益专家团组成的“四方联动”机制,社区党组织每季度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和专家团队对社区居委、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兑现承诺、履职尽责的情况进行评议。
(靖江市司法局 吴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