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靖江市司法局聚焦基层村居法治建设的需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重点,全业务提升了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质态,全方位提升了村居普治融合水平,全流程提升了村居纠纷化解处置能力。
一是全业务提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质态。依托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通过公益法治咨询、上门受理、回访受援人等形式,积极为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为村(居)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提档升级“百名顾问结百村”工程,协调优质律师资源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协助处理矛盾化解、修订村规民约、参与普法服务等;探索律师驻点村居、律所挂钩乡镇的拼团服务新路径,实现了“产业链+普法服务”深度融合,今年,全生产周期服务农业关联产业200余次,组织民企环境检视180次,开展“一对一”普法服务170余场次,积极为基层村(社区)集体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服务、当好参谋。
二是全方位提升村居普治融合水平。切实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法治建设整体规划;以街镇为单位组建普法讲师团、“民法典讲师团”,持续开展“法律扶贫”“法进家庭”“法润村居”等专项普法行动;以“谁执法谁普法”任务清单为抓手,明确涉农部门为“送法下乡”主体,定期到街镇、村(居)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村(居)两委法治培训,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积极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等学法用法骨干,以点带面提升农民群众尊法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全流程提升农村纠纷化解处置能力。预防阶段抓实信息研判,依托市镇两级一体化信息平台,借力全市近5万余名网格员、调解员落实好“日排查、周研判、月例会、季分析”工作机制,对全市中短期矛盾化解工作提供预警指导;化解阶段突出“多元”化合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健全诉调、检调、公调等“多调”衔接互动机制,形成职能部门全参与的大调解格局;充分挖掘律师作用,配优配齐村居法律顾问,深化“四所”联动实践,指导群众依法定纷止争;案后评价阶段做好奖惩反馈,将调解员实绩与后备村干、选优评优挂钩,鼓励调解员主动排查、主动调解、主动回访,实现措施、流程、卷宗三规范,大幅提升了纠纷调处质量和成功率。
(靖江市司法局 吴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