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靖江市通过“加”大法治人才“双培”容量、“减”少法治文化覆盖盲区、“乘”势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除”尽矛盾纠纷隐患等村居治理“四则运算”,绘就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的新画卷。
一是“加”大法治人才“双培”容量。
不断加强“两人一户”培育培训“双培”工作,今年立足村(社区)工作实际,通过“街镇主会场-村居分会场”“专家辅导学+个人自主学习”“线下讨论学+线上拓展学”的方式对“两人一户”开展民法典、土地承包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培训1.6万人次。同时,通过调解员帮带、律师顾问现场辅导的方式引导“两人一户”参与“三治融合”实践、涉法矛盾处置,提升了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发展质态。
二是“减”少法治文化覆盖盲区。
形成“市级有主题、镇级有特色、村级有亮点”的三级阵地网络。打造“法润马洲·靖享江来”长江法治文化景观带。街镇级实施“马洲法韵十二景”计划。村居级,新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书屋等76处,法治文化宣传栏51处,宪法法律融入党组织活动室、“法治广场、长廊、街区”和法治楼宇等实体载体。全年组织村(社区)“周末普法大舞台”223场次,举办民法典主题“普法夜市”“大美靖江·法典相伴”大型系列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12场次,全时域、全覆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法治知识随处可见、随时可学。
三是“乘”势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常态化村(社区)事务“法治体检”,协助村(社区)组织订立、完善村规民约和管理规定,为村(社区)项目谈判、合同签订和管理活动提供法律意见,积极引导基层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升依法处理村(社区)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农村土地纠纷、信访、拆迁改造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全面摸排“法治薄弱村”,组建专项行动专班,建立“三官一律”整改小组挂钩到每个“薄弱村”。
四是“除”尽矛盾纠纷隐患。构建“三纵四横”调解网络,深入开展诉源清理工作,将个性化援法议事活动覆盖到257个村(社区),拓宽基层“律调对接”覆盖广度,实现司法所、派出所、律所和法律服务所“四所”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律师顾问+调解员+道德观察员+法律明白人”纠纷摸排调解工作机制,缩短调解时间,提高调处质效,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调处成功率达99%,全市诉前调解成功率95%。
(靖江市司法局 吴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