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司法局深耕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沃土,将“板桥风骨”德育基因融入“八五”普法工作中,加强“德守心、法正身”普法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一是重“实践”,打造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依托郑板桥文化艺术精品课题研究,将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治元素融入道德教育阵地,建成“竹石法治园”“板桥学法步行街”“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实践基地12处。开辟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融合发展项目,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开展“板桥寻根”研学之旅等道德与法治文化实践活动,推出3条“青少年成长实践专线”,落实“示范家庭建设”硬核28条,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众体验感与获得感。
二是强“宣传”,深挖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教育内涵。成立郑板桥道德与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加强党员干部、青少年等关键群体对板桥文化的探索。2023年,全市各机关干部参加道德与法治讲堂活动37次,青少年参与教育活动达3800人。举办研学沙龙、研究论坛、法治宣传、临摹书法等探讨交流活动,深化郑板桥法治思想理论研究,开展“郑板桥文化艺术节”,探索“民本”思想教育理念,促进法治文化在廉洁土壤生根,形成具有兴化特色的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融合发展的新风尚。
三是优“载体”,激活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普法IP。推出普法卡通人物“豪哥”,以板桥“竹、石、兰”为底蕴,将其广泛应用于普法微视频、普法微动漫、普法宣传册、普法文创品等法治宣传项目,丰富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内涵与使用场景,2023年,在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月活动中,编印垛田保护条例等“口袋书”1200本,不断强化“法治兴化”微信公众号互动传播,开设“豪哥说法”以案说法栏目6期,开展青少年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27次,每季度评选“水乡好少年”20名,在“兴化发布”“法治兴化”等媒体同步宣传。
兴化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