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海陵区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城中司法所以争创“枫桥式”司法所为目标,坚持“法治+”理念推动法治实践,提升基础建设,创新法治载体,擦亮服务品牌,打造专业队伍,实现法治惠民生,担当铸后盾。
一是抓“项目提质”,迸发法治创新活力。“法治小区”建设树立示范。创新将“法治小区”与“法治街区”一体建设,打造成泰州最具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钟楼社区税东街25号住宅区入选泰州市第二批“法治小区”建设示范点,并作为泰州唯一典型在省“法治小区”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分享。“援法议事”活动精彩纷呈。创新打造“洪爹”援法议事院,树立“援法议事”海陵新样板。共开展“援法议事”活动29场,制定13条居民公约,43件群众关心的难事烦事得到圆满解决,一大批“援法议事”精品案例涌现,南蒲社区荣获海陵区“援法议事”述比大赛一等奖。“八五”普法中期成效显著。广泛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民法典宣传月”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通过复核验收,创建率达69.2%。袁伯鸿被表彰为全省百佳“法律明白人”,城中街道荣获泰州市“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二是抓“维稳提效”,增强法治固本能力。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开展“城中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主题宣传暨入网格进万家”活动,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共817起,调处成功率达100%。城中街道调委会荣获海陵区十佳人民调解组织。“警法融合”全面提质增效。升级改造钟楼巷“警法融合”示范点,大力推行城中“一二三四模式”,联合开展矛盾调解、调查评估、实地走访,为每名矫正对象均配备“法律管家”。2023年底,省扫黑除恶督导组视察钟楼巷“警法融合”示范点,给予高度评价。矫正安帮目标更进一步。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全方位、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抓好12次月度集中教育,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同时,开展困难特殊人群帮扶活动和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护苗行动”等。城中街道实现社区矫正连续十六年“零犯罪”街道的目标。
三是抓“平台提优”,彰显法治实干合力。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提升。完善“一所五站点”建设,配备远程公证系统,为基层法律服务提供智慧保障。为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件,各社区法律顾问到站服务359次。不断深化法律扶贫工作,实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进网格。城中司法所荣获海陵区十佳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干警队伍忠诚担当作为。每周召开所务会,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增强干警的“四个意识”和业务素质,做到内塑素养、外树形象。全力配合街道征收搬迁、文明城市创建、信访化解等中心工作。中型司法所建设通过验收。切实按照省厅司法所分类建设标准,将司法所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体建设,着力完善“1+1+N”体系,优化“五站点”服务区,顺利通过中型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验收。
海陵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