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融合非遗文化开拓普法创新路
2024-03-14 10:43:00  来源:法润江苏

兴化市司法局积极引导和推进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有机融合,探索普法新路径,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法治需求,创新编演了《茅山号子唱响“民法典”》《锣鼓书说唱“民法典”》等一系列法治非遗剧目,将法律知识与非遗文化融合推进发展,“非遗搭台 法治唱戏”,走普法“兴”路。

一是找准“着力点”,多方联动齐心聚焦宣传热点。以群众法治素养提升为着力点,开展以“百姓大舞台 普法零距离”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链接地方非遗文化,探索法治文化建设新思路,延伸法律服务触角,不断提高法治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精度。聚焦宪法、民法典、地方性法律法规等内容,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法治非遗剧目,以“非遗传承”为经线,以“法治素养”为纬线,共谱普法和谐曲。

二是选好“切入点”,线上线下贴心扩大宣传范围。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聚焦青少年普法、农民工维权、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细化法治非遗文化建设方案,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的有效载体,持续筑牢法治根基,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反邪教宣传月”等为契机,打造特色法治非遗剧目12部,利用“法润民生”“法治兴化”等平台,线上线下宣传播放,不断扩大宣传范围。

三是紧抓“发力点”,形式多样走心创新宣传载体。结合“三下乡”“法治春风行”等活动,开展“法治文化走基层”活动。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法治元素与非遗载体相融合,唱念做打,创新普法载体。加强“普法明星”打造,巧借非遗传承资源,建立基层法治文化团15个,打造“普法明星”30余人。2024年,在第十八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期间,法治糖画、法治剪纸、法治淮剧等一批法治非遗文化丰富了广大群众学法生活。

兴化市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