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泰兴市司法局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法治需求为原则,通过长效化法治机制、多样化法治实践、个性化法治教育,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走深走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是长效化法治机制建设。强化法治副校长制度引领,制定《泰兴市法治副校长考核管理办法》和《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在明确法治副校长责任的同时,与教育部门联合发文,保障派出法治副校长在履职学校必要的工作时间和条件。联合公安部门、检察院和法院等职能单位,精选经验丰富、法治素养优秀的司法所所长、民警、检察官、法官等热心法治教育事业的同志担任法治副校长。目前,全市96所中小学校已经配备96名法治副校长,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92场。
二是多样化法治实践教育。为进一步提升法治教育的质量和成效,组织公检法司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精选法治教育内容,将校园安全、学生欺凌、犯罪预防等重点热点问题纳入其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式、体验式、案例式的社会法治实践活动,将法治课堂搬到现实场景中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现场情景式教学、沉浸式体验、多媒体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使“干巴巴”、略显枯燥乏味的法条和法理变得生动形象鲜活起来;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民事、刑事案件的审理,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司法机关职能,“零距离”接受现场版的法治宣传教育。重视教育反馈互动,鼓励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文化作品创作,通过书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身的法治感受。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法治实践活动100余场,中小学生参与人数9万多人,收获80件法治文化作品。
三是个性化法治教育关怀。协同教育局、学校、家长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对学生群体的关心关爱工作,及时主动参与学生之间矛盾纠纷的化解,避免学生之间冲突恶化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属地司法所积极协助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落实罪错行为临界预防和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干预;做好对有不良行为甚至犯罪倾向的学生的筛查和识别工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教育方案。通过与妇联、团委、未成年人保护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组织合作,引入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力量,对未成年学生及其家庭开展社会化关爱帮扶,帮助学生纠正其心理和行为偏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念,降低学生实施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可能。今年以来,为困境学生提供法治帮扶74人次,及时化解涉未成年纠纷178件,为学校提供风险预判23件。
泰兴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