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陵区司法局加大与民盟海陵区委的联系和沟通,围绕法治建设,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驱动双方协作持续走深走实,共同为法治海陵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一是“书画美”激发“正能量”。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载体、文化阵地,加强法治元素表达。与泰州民盟联合打造“泰州民盟法治文化展示基地”,民盟中央美术院泰州分院的书画家将法治理念与传统书画结合,一幅幅书画作品坚守着法治的文化性、传播着法治的能量;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一行指导海陵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他在参观“泰州民盟法治文化展示基地”时,提出要汲取文化作品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髓,讲好法治好故事,充分发挥泰州民盟法治文化展示基地的作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擅长文艺的盟员结合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特色发挥特长,创作编排相声、歌曲、舞蹈、琴书表演等系列原创法治文艺作品,生动诠释法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带来一场场生动的“文化+法治”的视听盛宴,让法治“更实用、更丰富、更动感”。
二是“黄丝带”架起“帮扶桥”。携手探索和推动“黄丝带帮教”工作,在特殊人群帮教领域开展系列合作,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和矫正教育帮扶质效。邀请民盟专业心理学老师赴句容监狱为泰州籍服刑人员作专题讲座,指导服刑人员积极运用心理学技巧管理好压力情绪;成立“城中青娥”社区矫正女子执法队,与“黄丝带帮教”行动融合,将民盟中的女性教师、专家、学者等吸纳进执法辅助队伍,发挥女性细腻、柔情的优势,开展对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后续照管对象的管理教育,共同监督管理女性特殊人群,提供帮扶;聚焦重点及困难安置帮教对象,积极协调民盟资源,发挥盟员在各自领域的专长,有针对性、专业性地帮助解决对象“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安置帮教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服务链”护航“产业链”。为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民盟律师参加“律企携手同行 服务实体经济”活动,深入园区、企业一线,扎实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摸排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面临的法治领域痛点难点问题,提供针对性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企业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能力水平;持续开展“法律大讲堂”等品牌活动,组织送法上门,围绕国家、省、市、区支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企业经营活动常用法律知识、涉企典型案例等内容,开展政策解读、法治培训、交流研讨、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高校老师中的盟员,甘当高校毕业生与用工企业之间的“红娘”,拓宽在泰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还精准定位学生和企业法治需求,提供法律支持,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将共赢落到实处。
海陵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