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提升我区公民法治素养,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三举措助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纳入文明建设、法治示范建设、平安建设等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法治督察,对工作不力的,加强通报、约谈、督导督办,努力形成以上率下、逐级传导、层层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格局。
二是抓好青少年“学法护航”行动。抓紧青少年“关键时期”,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积极构建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确立学校教育主要渠道,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1次法治教育轮训,推广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着力提升教师法治教学能力。建立健全全区法治副校长人员库并强化动态管理,严格法治副校长任职前8学时培训制度,定期考评法治副校长履职情况,推动法治副校长每年落实不少于4课时、以法治实践教育为主的法治教育任务。深化家校联合理念,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保护,优化家庭监护环境,改善家庭亲子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是加强基层法治创新建设。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推动互促共进。完善提升激励机制,广泛宣传崇法向善先进典型,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正向效应。完善理论研究机制,总结提炼公民应知应会应有的法律常识、法治意识、法治能力,构建以基准框架、基准点和基准题库为核心内容的公民法治素养基准体系。设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面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和其他对象开展公民法治素养观测工作,努力实现各镇(街道)全覆盖、重点普法对象全覆盖、各领域各业态广覆盖。
报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