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司法局聚焦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电商主播等为代表的新业态就业群体法律需求,运用法治力量为新高区近万名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多维度、全方位、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一是聚焦权益保障,强“新”护“新”。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引导和服务,统筹辖区内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深入开展“法润新高·护企兴商”园区行活动,在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等企业集中园区收集新就业群体法治需求,有针对性定制法律服务产品。联合人社、工会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将用工保障、法律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送到新就业群体身边,推进行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有效改善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持续关注新业态企业发展质效,组织律所为70余家小微企业“问诊把脉”,从源头上预防合同签订、生产经营、劳动用工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
二是提优法律援助,贴“新”暖“新”。创新融合“景区+新业态”模式,在国家4A级景区雕花楼景区附近新建“暖新”法律援助工作站,并在景区内骑手驿站设立法律援助流动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作站辐射效应,加大法律援助宣传。联合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合力打造“五位一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充分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劳动仲裁、普法宣传等职能,努力为群众特别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今年以来,办理劳动维权类法律援助案件106件,已办结案件当事人满意率100%。
三是深化多元解纷,知“新”舒“新”。进一步集中部门条线资源,搭建“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平台,在新业态企业聚集的青年公寓、万象城商圈等培育新业态相关的专业性和行业性调解组织,整合律师、法律明白人、法律志愿者等力量参与调解队伍,及时有效化解新就业形态矛盾纠纷,切实减轻劳动者维权成本,缩短劳动者维权周期,累计调处相关矛盾纠纷60余件。推进基层法治观察,依托全区24个“一点回忆”劳动者驿站设立法治素养观测点,畅通诉求反馈渠道,累计提供法律服务500余人次。
报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