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司法局坚持把法治文化阵地作为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的有效载体,着力打造集“旅游、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垛上法治文化阵地,有效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
一是依“垛”镶嵌法治元素,打造“旅游型”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垛美、水美、花美、林美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中堡法治文化园、唐庄法治大码头、碧水东罗法治大礼堂等“旅游型”法治文化阵地7个。2024年,徐圩村和李南村依托垛上村景,新增法治文化主题凉亭和民法典广场2处。近年来,依托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动法治文化与垛上景点和设施充分融合,梳理形成“1号水路”“楚风法韵 兴好有你”“八字桥法治文旅休闲街区”等多条精品垛上法治游览线路,形成“一垛一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风景,让游客于游玩休闲中沉浸式学法。
二是依“学”激发法治效能,打造“教育型”法治文化阵地。依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水浒文化等垛上文化,充分发挥垛上法治文化阵地教育引导作用,打造垛上法治驿站8个,并将垛上法治阵地串珠成线,打造成一条垛上法治文化带。融合垛上教育资源,成立青少年法治文化研学基地12个,积极开展青少年“八礼四仪”综合实践活动,带领青少年感受垛上文化熏陶和法治文化魅力。充分发挥兴化市河长制主题公园、兴化市宪法主题公园、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主题公园的育人作用,组织“关键少数”“关键群体”常态化开展地方性法规宣传学习活动,凸显垛上法治文化阵地育人功能。
三是依“民”突显法治温度,打造“服务型”法治文化阵地。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推动“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把“村居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人熟、事熟、地熟优势结合,深化垛上法治文化服务项目,做好基层法律服务菜单定制人、法律服务活动策划人、法律服务回访跟踪人。依托垛上法治文化带现有资源,按照“1+8+N”布局,建立一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垛上法治文化公共法律服务站,N个网格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今年以来,依托垛上法治文化阵地,组织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主题活动62次,提供法律服务332人次。
兴化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