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陵区司法局着力打造“法治+非遗”普法模式,利用非遗文化传播法治精神,进一步优化法治供给,让普法以“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宣传形式调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普法宣传与非遗传承碰撞出新的活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法治观念,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法治宣传最大化。
法润童心,非遗法治进课堂。通过“雏鹰护法”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开展“遇非遗之美 与法治‘童’行”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普法+非遗”课堂,向广大青少年传播法治文化,展现非遗魅力。今天暑期,“雏鹰护法”法治课堂陆续开展了体验法治“漆扇”、法治风筝制作、法治糖画等活动,把法治元素巧妙融入漆扇、风筝、糖画艺术中,孩子们在欣赏和创作传统艺术的同时,聆听法治主题宣讲,深化对法治精神的理解。
彰显品牌,丰富非遗法治文化。海陵区司法局借助具有泰州传统特色非遗项目,传播法治文化,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泰州非遗微雕传承人赵军安大师创作法治微雕,构思文字、挑选好竹料、在工作灯下小心翼翼地用刻刀等工具进行雕刻,赵大师在毛笔的笔杆上创作微雕作品,通过放大镜看到字体气韵生动,引人入胜。法治非遗将法治精神与文创设计相融合,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与魅力。
法护非遗,撑起司法“保护伞”。海陵区司法局在普法宣传、纠纷调处等工作,全力实现对“非遗”常态化、网格化司法保护。“法律明白人”通过法治庙会、法治夜市主动走进群众生活,提供普法宣传服务、排查纠纷风险。皮影戏、撂石锁、......从我们身边的非遗导入,带领群众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让群众了解到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普通人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升级打造苏陈镇西石羊民俗法治文化馆“非遗”法治文化阵地,以此为依托组建一批集宣传、调解为一体的“非遗法律明白人”志愿服务队,重点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发展成为“法律明白人”志愿者,发挥这些法律明白人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在“非遗”产业集中的乡村社区就地联动开展排查调解工作,缩短矛盾化解半径,为“非遗”传承人和企业提供靶向式、精准化的司法服务。
海陵区司法局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