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四推动四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4-14 14:54: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泰兴市黄桥镇立足“千年古镇”文化底蕴和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以法治建设为引领,创新探索“法治+”融合发展模式,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文旅产业、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与民生服务,形成法治赋能、文旅驱动、治理增效的良性循环,走出一条具有黄桥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推动法治与文化融合,塑造法治文化新品牌。依托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沉浸式”法治文化体验。将法治元素融入名人故居、非遗传承、农耕文化等场景,创新“法治+红色文化”“法治+传统民俗”等特色IP,增强文旅体验的文化厚度,让法治宣传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定期在村史馆、西林剧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将法治宣传与“鼓儿书”“泰兴说唱”等非遗传承相结合,把法律法规编写成通俗易懂的唱词和喜闻乐见的情景剧,实现法治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并蒂花开”。

推动法治与产业融合,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以法治思维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构建“法治化”规范运营体系。通过建立合作社章程、签订标准化合同、引入“法治体检”等机制,保障农户与企业权益。推行香荷芋、苗木、洋葱等种植基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用法律手段明确收益分配,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实行民宿合作社管理公约制,规范服务标准,实现“一户一景”特色化运营;建立法律顾问团队,为涉旅企业提供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服务,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推动法治与教育融合,培育知法守法新风尚。泰兴市黄桥镇拥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和泰州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将法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发“农耕+法治”“军训+法治”研学路线。在祁巷村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计“模拟法庭”“模拟调解”等情境课程,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强化青少年法律应用能力。依托乡村振兴学堂、雁阵人才培训中心开设“法治夜校”,组织党员干部、法律明白人、村民学习法律法规,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围。

推动法治与治理融合,构建平安和谐新格局。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魂”三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创新实践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样板。建立“村民说事”机制和每月议事日制度,依托黄桥镇7个片区,打造“老支书”队伍,运用乡土智慧化解98%的矛盾纠纷。制定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在文明家庭评选中增设“守法诚信”等法治指标培育市级法治示范户。同时,以“道德讲堂”“家风家训展示墙”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厚植法治文化土壤。

泰兴市司法局 曹晓宇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