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更好地为社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雨花台区新林社区以“红色因子”实现“微融合”,以提档升级试点“微改造”,以“两商衔接”探索“微协商”,使一座原本供居民休憩、娱乐、养身的凉亭,成为收集并解决社区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的居民议事场所。截至目前,新林社区通过“连心亭”开展“援法议事”活动,有效解决居民关注的“微心愿”12个,不断寻求社区治理“最大公约数”,绘就为民服务“最大同心圆”。
一是注入“红色因子”,共治力量“微融合”。以新林社区党委为核心,联同板桥新城物业公司党支部、区政协“有事好商量”工作室,构建“心灵之约”红色议事组织架构,充分影响、带动热心社区建设的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同打造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驻区单位、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架构,形成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局面,初步呈现社区主导、驻地内各类社会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模式。
二是升级“连心凉亭”,议事场所“微改造”。社区联动物业、社会组织等基层治理力量,对新林社区新林芳庭内居民休闲凉亭进行插牌、粉刷等“微更新”,宣传热点法律法规、张贴协商民主议事规则、推广民主协商“五步融心”工作法、阐释基层议事模式,将休闲凉亭改造为汇集党建文化、法治宣传、政协议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连心亭”,问题在这里发现、难点在这里协商、痛点在这里解决,充分发挥倾听热点民声、收集社情民意、发动群策群力等窗口作用。
三是聚焦“两商衔接”,民生事项“微协商”。立足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两商衔接”,先后制定“一事一议”等11项议事规则,探索畅通议事渠道、规范议事机制、培育议事能力、完善激励制度、强化决议执行的民主协商议事“五步融心”工作法,多次召开以小区居民为主体,政协委员、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社区民警等多方参与的小区议事会,有效解决小区公共空间打造、垃圾分类管理、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民生“微心愿”,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
(雨花台区司法局 贾舒 蔡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