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京市玄武区不断加强“援法议事”队伍、平台、机制、流程建设,利用“五个人员”积极探索人民群众参与“援法议事”,打造“援法议事”品牌,通过“融入阵地、加入队伍、嵌入资源”更加精准有效地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民生揪心事,增强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凝集内外智慧,成为“援法议事宣传员”。
充分借助“法律六进”契机,调动社区政法网格员、律师、法律明白人、调解员等,“线上+线下”开展对民法典、人民调解“一法一条例”等内容的法律宣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知晓率。组织社区调解员、法律服务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红色教育讲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享家庭美德故事,推进居民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通过广泛宣传,在人民群众中形成法治实践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社区法治化建设水平。
健全自治体系,成为“援法议事保障员”。
充分依托社区人员熟悉情况的优势,社区根据自身情况组建起“红袖标巡逻队”“亮灯平安小队”“‘有事您说话’工作室”“守护百家巡逻队”“银发无忧”等居民自治服务组织,并引入木兰轩工作室、心动力、派菲特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健全社区自治体系、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力量,倾听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及时收集人民群众的困难与需求,为依法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学习专业知识,成为“援法议事调解员”。
充分挖掘议事服务资源,依托“法律明白人”培育基地、家事调解工作室等载体,积极吸纳“五老”人员、志愿者等群体加入社区调解队伍、成立援法议事会,定期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检察院与法院工作人员、社区法律顾问等专业法律人士开展法治讲堂,增强议事会成员专业知识水平,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作用,突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运用。
汇聚各方力量,成为“援法议事组织员”。
创新推出“菜单式”援法议事会机制,建立完善社区群众民主协商议事规则,根据自身实际固定每月一天为“援法议事日”,按照议事范围大小,邀请楼栋居民代表、网格长、法律明白人参加,当事人提出问题,社区整合法律资源提出矛盾问题解决方案,保障社区治理有理有据,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居”。
完善权责依据,成为“援法议事监督员”。
积极推进居民民主议事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每季度“一事一议”召开例会,制定《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居民公约》,把社区的管理事项用规约的形式规定下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玄武区通过居民自治、设立规范,协调社会关系、约束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坚持“确保合法性、突出广泛性、体现针对性、注重操作性”四个基本原则,引导社区依法制定、完善以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理权责依据体系。
(玄武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