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淮区聚焦助企纾困、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基础性工作,及时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项举措等政策,强优势、补短板,全面助力民营企业稳工稳产。
一是聚焦审批监管,着力减政降负。简化办事流程。探索“集成审批”,推出“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40余项服务举措,实现企业开办“一站式”、变更“无感办”、注销“集成办”,审批效率提升60%,材料精简30%。优化监管措施。针对企业反映的多头重复监管问题,对企业创新试点实施“一业一抽”,单独建立监管数据库,有效解决多头多级检查问题,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二是聚焦服务企业,着力改革创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及时发布推送各类助企、惠企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机制。通过“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送政策、送服务,畅通“企业事项工单”与“经济工作任务清单”流转渠道,闭环跟踪解决企业合理诉求。法律服务关口前移。分别设立区工商联“李璇法官工作室”“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开展坐堂听诊、入企巡诊、微法庭等活动近30场。秦淮区司法局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优选12家律师事务所定向服务基层商会,并与83家民营企业建立结对援助关系,提供法律援助30余起。打造智慧服务平台。白下高新园区推出线上“智慧园区”服务平台,打造线下“公共服务中心”,构建服务高新区3000余家企业的“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贯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孵化器运营质效显著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三是聚焦政策落实,着力纾困清障。建立助企纾困机制。区发改委、区金融局等部门,定期开展政企、银企对接活动,做到“企业有呼,服务必应”,破解小微企业政策落实难、融资难等问题。设立维权服务平台。设立全区民营企业维权热线,对接政务、检务、法律援助等服务热线,受理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建立民营企业维权接待日制度,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和支持。跟踪问效精准发力。发挥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联系协调机制作用,每月汇总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办理数据,每季度分析研判典型案例,做到“月报送、季研判、快落实”。
(秦淮区司法局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