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南京市在36个参评城市中法治环境指标得分94.34,排名第二。南京市持续强化法治支撑,打造公开透明可信赖、让中小企业“安心”的法治环境。
一是简化准入准营流程。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423项,将依法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简化准入准营流程,试行企业登记“无感审批”。市政务服务大厅开设重大项目审批“线下专区”,提升项目审批速度。扩大“一件事一次办”范围,实施便利店、餐饮店、健身场所等14个行业综合许可证改革。印发第二批高频政务服务南京都市圈通办事项清单38项。推进智能化不见面服务,完善“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二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打造公平透明法治环境,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市场公平竞争、合法权益保护、商事审判提速、企业破产重整和新型信用监管等六项机制,更好展现善治效能。同时,推动招标投标领域改革创新,着力降低招标投标领域市场制度成本。
三是积极推行涉企从轻、减轻及不予处罚清单管理。指导行政执法机关细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定从轻、减轻及不予处罚清单。截至目前,23个市级部门已完成制定涉企免罚轻罚清单,涉及事项共计682条,其中不予处罚299条、从轻处罚事项282条、减轻处罚事项101条。
四是持续推进涉企合规清单管理。组织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开展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编制工作,提出企业常见违法风险点以及企业开办、生产经营中必须遵守的各项行政监管要求。截至目前,已有22个市级行政部门完成清单梳理,共制定824条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
五是大力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分两批制定88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通过示范引领、协同落实、宣传公示等,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督促指导相关实施单位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工作规程、办事指南(流程图)、告知书、承诺书等,通过门户网站、服务大厅等公开公示。2022年全市办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事项30余万件。
六是创新服务企业模式。在全市19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管委会),通过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设立法律服务产业园以及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团队等模式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制定公共法律服务清单。2022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3193条、合规审查3778件,接待法律咨询、出具法律文书10732次,开展矛盾调处7190件、法治体检1259次。
南京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