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打好“四张牌”擦亮法治小区试点品牌
2023-09-25 09:27: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南京市秦淮区委依法治区办以建设“法治小区”为切入点,以示范打造新街口主城区域游府新村“法治小区”为突破口,聚力打好“四张牌”,通过党建引领、资源聚合、宣传引导、依法自治,综合施策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擦亮试点品牌,共绘法治小区“同心圆”,共享和谐小区“幸福圈”。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打好“服务”牌。将“法治小区”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区街两级法治建设议事协调办事机构牵头统筹“法治小区”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强化工作落实。在小区党员中遴选工作能力突出、甘愿无私奉献、热情为民服务的同志担任党小组成员,筑牢组织堡垒。构建“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党群联动服务新模式。在五老村街道成立“法治小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新街口商业街社区党委建立“两委”干部挂钩联系试点小区,逐步形成社区党委负总责、社区书记抓落实、“两委”干部齐参与、党员群众共管理的治理格局。小区3个网格党支部成员、6名“法律明白人”、15名党员楼栋长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法律法规宣传在一线、社情民意传递在一线、矛盾纠纷调处在一线”,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融洽氛围。

二是坚持源头防范,打好“联动”牌。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凝心聚力作用,将区司法行政、公安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物业等各方法治资源和力量引进游府新村。打造普法宣传阵地,将法治氛围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以网格为依托,将公安派出所政法网格员力量充实到网格,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立政法网格员功能型党支部,形成联动工作清单。五老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城管、安监力量下沉到小区,拆除违建、清除扰民外卖站点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定期举办小区民情恳谈会,问需于民,就近解决小区噪音、公共设施维修、垃圾堆放等小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纠纷就地化解”的目标。

三是坚持靠前一步,打好“宣传”牌。用法治“春雨”浸润小区法治“细胞”,注重“法治小区”建设中的氛围营造和法律普及。将宪法、民法典、法治格言等法治元素融入小区标识牌、宣传板、凉亭等载体。积极开展“饲养宠物不扰邻”“身居高处不抛物”等宣传活动,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熏陶。针对小区青少年学生多的特点,设立“法治趣味墙”“法伴人生”等法治小游戏,寓教于乐、融学于趣,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常态化开展“送法入户”活动,社区将法治课堂搬进小区,有针对性开展青少年思政、妇女权益保障、老年人反电诈等专题教育讲座。挖掘身边道德模范,将群众平凡善举化成文字和图片张榜公布于善行义举榜,引领小区居民崇善向善。

四是坚持依法办事,打好“自治”牌。依托社区工作“辐射”,邀请“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民警、网格员共同梳理法规政策依据清单,厘清小区事务,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构建小区重大事项决策、小区居民利益诉求表达、参与法治活动评估评分“三项机制”,搭建“法律之家”“法律明白人”等援法议事平台。将“援法议事”活动下沉小区,畅通居民参与“援法议事”活动渠道,进一步梳理和完善议事依据、议事准则,制定事项清单、流程清单,引导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居民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商管理小区事项,保障居民诉求的有效表达,着力解决小区改造、物业选聘、停车占位、电动车充电、物业费收缴率低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小事居民治、大事物业办、难事大家商”的依法治理新格局。

(秦淮区司法局 张菲林)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