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法律援助中心聚焦民生实事项目,注重创新发展、协同发力,持续加大法治惠民力度,提升讨薪农民工、企业职工、残疾人等群体法治获得感。
一是注重服务“四维通达”。聚力打造“家门口”法律援助“四维通”服务体系。“一网通”,立足“互联网+”,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不见面”审批,让群众不出家门即可申请法律援助;“一站通”,提档升级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法律援助实体平台,资源整合、上下联动、一体办公,确保群众在全区任何一个站点都能得到全方位法律援助服务;“一线通”,“5x9”小时畅通法律援助85560148等热线,专业律师及时精准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一卡通”,建立全区弱势群体信息库,实名发送《法律援助民生服务卡》,当事群众持卡可至全区任何一个站点享受法援“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二是注重多元“协同发力”。围绕“部门互动、一体联动、协作齐抓、整体合力”目标,与区人社局、民政局、总工会、妇联、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商,每年初召开由各单位分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新一年任务;每年互通一次数据信息,及时将全区弱势群众对象纳入法律援助视线,着力构建多方参与、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大法援”格局。
三是注重站点“全域覆盖”。在区级成立法律援助中心、九家街道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上,依托社区(村)法律诊所等实体平台,广泛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服务点,下放法律援助办理权限,延伸法律援助工作触角,推进“家门口”法律援助全覆盖。目前共设法律援助站点35个,其中区派驻工作站12个,街道工作站9个,社区法律诊所14个。区法律援助中心和法援工作站工作日有专业律师或工作人员接待,法律诊所“逢8有约”,即每月8日、18日、28日有专业法援律师接待来访群众,遇节假日顺延。
四是注重模式“运行顺畅”。积极推行“三级六员”工作模式,在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审批员,由法援中心工作人员互为AB角;在街道法援工作站、社区(村)法律诊所设立代办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值班律师互为AB角;在社区(村)设立信息员,由社区(村)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互为AB角,满足群众寻求法律援助事项。
五是注重团队“集中会诊”。聘请4名律师长期专职办理全区法律援助案件,遇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团队协作、集中会诊。建立区法律援助中心“4+N”专兼职值班律师库,确保实体平台及电话热线随时有专业律师接待、解答群众咨询。加强名优法援律师团建设,优选劳动就业、婚姻家庭、债权债务、侵权赔偿等领域专长律师,打造名优律师办案库,积极为全区法援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探索推行“名优律师+心理辅导”服务方式,对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当事群众给予法援服务和心理辅导双重帮助,成功化解其法律疑难,还有效疏通其心理障碍,达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栖霞区司法局 张应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