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社会环境。
一是突出地域特点,让普法“亮”起来。深化“送法进军营”品牌,在全区团级以上部队全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巡回上门送法活动,通过政策法规宣讲、开展法治文艺演出、现场解释答疑、捐赠法治图书等多种形式,为部队官兵送上“法治文化套餐”。立足江宁大学城高校师生众多这一实际,打造“益起普法·高校联盟”,紧密联系,共建平台,组织普法短视频征集、送法进高校等活动10场次,经验做法被司法部案例库录用推广。打造“法护长江”品牌,全省“最美法治人物”王长江通过短视频普及长江保护法律知识,结合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多样性生物场馆和全省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在沿江景观带市民休闲场所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和法宣走廊,融入长江大保护主题,打造江宁区独有的法治宣传阵地。
二是突出时代特征,让普法“活”起来。破解江宁地域面积大、人口多普法难题,借力新媒体引领普法新常态,以“数字+普法”拓宽普法形式,探索“抖音+普法”“直播+普法”等快速传播模式,按下普法宣传“加速键”。组建“益起普法·新媒体联盟”,凝聚江宁发布、江宁婆婆、平安江宁等大V力量,突出安全生产、防范电信诈骗、网络安全等热点专题宣传,多方联动持续扩大普法辐射面。“江宁公安在线”微博在2021年度中央政法委优秀政务新媒体评选中荣获第9名。打造系列精品普法微视频栏目,江宁区司法局《小司普法课堂》获评全省法治市场建设守法普法类唯一一个优秀实例,江宁区法院《小法3分钟》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新媒体作品。
三是突出行业特性,让普法“强”起来。江宁区委宣传部组建“红喇叭”理论宣讲团,以小切口印证大道理,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法律知识有机融合,深入基层宣讲,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江宁区人社局着力完善法治决策、宣传普法、依法行政等工作机制,被人社部评为“法治人社建设优秀单位”。江宁区检察院深入推进检察官办案释法和向社会公众以案释法,3个案例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江宁区法院汤山法庭和江宁区公安分局九龙湖派出所创造性地将普法宣传与业务工作、基层党建相结合,被命名挂牌全市政法系统首批“政治忠诚教育馆”。
四是突出基层特质,让普法“实”起来。紧紧围绕群众法治需求,深挖江宁优秀传统和特色文化资源,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用得上”。组建法韵艺术团,连续15年深入基层设点搭台,助力“三下乡”“送法进小区”等普法服务,开展法治曲艺、法治电影、法律知识问答等活动,以艺术形式展现法治建设新风貌。在江宁电视台创办《多大事啊》金牌调解栏目,在江宁电台88.5频道开设《律师说法》栏目,聚焦群众身边真实案例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专业且接地气”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受到观众广泛认可。
(江宁区司法局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