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四个抓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2023-10-31 09:09:00  来源:法润江苏

秦淮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四个抓实”调处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今年以来,受理矛盾纠纷12154件,挽回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抓实队伍建设,促能力提升。根据省市《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配齐配强调解人员,确保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至少配备2-3专职调解员。全区共有各级调解组织313个,其中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25个(区9个、街道12个、社区级104个),行政调解委员会12个,驻派出所、警务工作站调解工作室17个,备案调解员共883名,专职调解员233名。对全区233名专职调解员进行等级评定,建立调解能手,调解专家库,其中一级调解员7名,二级调解员11名,三级调解员75名,四级调解员140名,调解能手8名,调解专家5名,并建40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加强专职调解员的管理考核和业务培训,提高调解能力,对全区调解员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调解员及时发放聘书,组织全区调解员从调解能力、调解水平、档案制作、平台录入进行了业务培训。

抓实机制建设,促质效提升。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深化物业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联合区法院在有条件的街道成立了诉非对接工作站,将纳入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负责诉讼与非诉讼纠纷化解方式的对接工作,并在区综治中心设立联合物业调解工作室和物业纠纷微法庭,派驻 2名专职调解员负责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对起诉到法院所有物业纠纷必须进行诉前调解,降低了法院的起诉率。同时为化解婚姻家事、邻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类等多发纠纷提质增效;加强交通事故纠纷化解工作能力。交调对接通过和交管部门联合建立的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的一站式化解,同时法院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设立在交警大队,区矛调中心在交警二大队、三大队建立派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均配备了2名专职调解员,进一步落实了多元解纷机制;提升劳动争议矛盾调解质效,坚持专职律师驻点、专职调解参与调解制度。

抓实平台建设,促服务提升。家事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是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工作,目前104个社区已成立了家事调解工作室,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深化“苏解纷”智能移动调解平台运。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同时组织广大人民调解员深入社区积极向群众宣传“苏解纷”的便捷优势、功能使用和操作方法,尤其在矛盾纠纷多发地区进行积极推广和宣传,提升居民办理调解服务的便利度;加强行政调解平台建设,将12个部门调解组织入驻苏解纷平台。加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建设,提高对矛盾纠纷多发领域(物业、道交、劳动争议)的化解能力。

抓实纠纷排查,促诉源治理。组建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治法检”服务团,为辖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进行全流程法律风险评估,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长效化管理,研判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其有效避免风险和损失,企业走访率、体检率达100%。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开展“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活动,推动纠纷预警排查网络全覆盖。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网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完善“苏解纷”功能,强化风险预警研判和纠纷案件研判分流和风险数据汇聚分析,开展风险预警预报。

(秦淮区司法局 张菲林)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