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司法局以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法律需求为导向,坚持“精准施援、高效优援、应援尽援”三举措,鼓足为民服务干劲,不断提升法援惠民服务质效。
一是“精准施援”,强化法援供给。精心谋划站点布局,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基点,打造“心连馨”法援服务站品牌推动法律援助精准覆盖全区。今年以来,全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挽回损失600余万元,接受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打造“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网格员+N”法援联盟,开展法治讲座、现场咨询、法治体检等活动200余场,答复群众需求1500余条,覆盖群众10万余人。
二是“高效优援”,深化提质提标。长效化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15家商会与10家律所签订了为期3年的公益法律服务结对协议,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打造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法律服务“溧水特色”。研发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典型案例汇编,编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工作报告》。发布19项《园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试行)》,组织5个律所、公证和人民调解参与的法律服务团队,开展“你点我答”法律咨询,提供免费“法治体检”。
三是“应援尽援”,拓展服务范围。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审查标准,扩大援助覆盖范围,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简化手续。首创“信访超市”服务品牌。在全市搭建首个多元调解平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调解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三大中心进驻“信访超市”,集聚多部门现场办公,矛盾纠纷全科受理,实现在一地一次性解决群众诉求,矛盾纠纷从受理到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把非诉调解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打造“援法议事”治理品牌,整合“和事佬”“娘家人”“邻舍间”“老张下午茶”等矛盾调解组织,深入推进村(社区)“援法议事”活动常态化开展,涌现出“荷邻有约”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援法议事”品牌。
(溧水区司法局 夏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