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定位护农、助企、惠民、强基四大主题,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专业和优势开展“万场讲法”,提升基层群众法治素养,助力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定位乡村振兴,积极宣讲涉农法律法规。
涉农村(社区)存在发展定位多样、环境资源丰富、法律需求个性化的特点。江宁区司法局紧扣司法部“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在湖熟、谷里涉农街道为菊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宣讲培训,对购买农资、租赁农机、销售农产品等环节的合同签订、履行注意事项进行解读,帮助农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掌握法律法规。
二、定位经营主体,助力打造法治营商环境。
总数超10万、从业人员超30万的民营企业是江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针对各类经营主体“多、小、散、杂”的特点,江宁区司法局选出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授课经验丰富、热心普法事业的村(社区)法律顾问,组建“企业面对面”讲师团;同时聘请行政执法机关作为公开课的顾问单位,充实普法讲师团队伍,形成一支由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社会组织等单位的部门领导、法律业务骨干以及优秀律师组成的万场讲法进企业队伍。“企业面对面”以各种形式常态化在全范围区开展普法服务,将法治普法宣传与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等日常工作相结合。今年以来,在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紫金科创园先后开展“企业家见面会”“民法典进园区”“江宁开发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助力企业合规经营,护航企业行稳致远”等专题讲法活动15场次,覆盖人群超2000人次。
三、定位关键少数,着力构建法治社会
聚焦关键少数,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今年初,江宁区制定《江宁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能力考核评价办法》,将领导干部依法履职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范围。为配合《办法》落地,江宁区司法局将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作为“万场讲法”的重中之重。2023年,江宁区邀请知名法律顾问及专家学者为60余名领导干部讲授法律知识培训,组织考试,通过宪法学习,推动领导干部增强宪法意识,牢固树立宪法思维,有效运用宪法思维指导工作。
四、聚焦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助力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力。在江宁区谷里街道法治小院,将社区事务纳入法治化轨道,法律顾问积极推动村(社区)援法议事,参与起草、审核、修订自治组织章程、村规民约和规章制度,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协助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培训,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2023年至今,江宁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已现场服务3363次,共举办讲座581场,覆盖人群13356人次,参与矛盾纠纷调处854起,调处涉农纠纷194起,提供非诉讼服务732次,办理法援案件11件,涉农法援案件5件,提供法律意见332次。
(江宁区司法局 何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