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司法局“三化”夯实法治乡村建设
2024-02-01 14:55:00  来源:法润江苏

溧水区司法局以优化法治阵地、细化服务体系、强化资源保障为抓手,将法治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实现平台阵地、服务效能、品牌打造“三好”目标,切实增强法治文化渗透力和感染力。

一是优化平台促“阵地建设好”。强化法治文化浸润,在“红色李巷”“供销博物馆”等红色阵地融入法治元素,打造李巷村红色旅游法治示范基地,用红色法治文化浸润人心,既带旺了人气,也兴了产业,让群众有了满满的法治获得感。对辖区内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制定“5431”动态管理工作清单,高标准打造东屏国防园法治文化特色园、云鹤山村法治文化广场、群力社区法治教育基地和溧水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安全实操基地。目前,全区有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6个,市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2个。

二是细化体系促“服务效能好”。吸纳26名专业律师,建立“全区法律援助律师人才库”,开展“法律问诊”服务。推进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和个人调解室建设,建成家事社区调解工作室112个,新建个人调解工作室15个。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专业优势,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万场讲法”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万场讲法活动390余场次。全力打造洪蓝街道无想寺社区的“流动的茶馆”、柘塘街道荷花社区的“荷”邻有约、永阳街道交通路社区的“老张下午茶”,柘塘街道群力社区“茶文化七步议事法”等具有溧水特色的援法议事品牌。在全区八个镇街司法所均配备智能法律咨询自助机,实现智能法律咨询服务在最基层发挥效能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乡村法治化水平。

三是强化保障促“品牌打造好”。擦亮法治宣传“加油站”品牌,用活“八五”普法讲师团,联动组建环保、农业农村、科教卫生、政法系统等专业性普法队伍,点对点普法,增加“油”量。积极打造馨怡嘉园“法治小区”,协调推进“心连馨”法律援助工作站提档升级,扩大辐射范围,充实服务内容,推动基层治理迈向“新台阶”。精心设计制作普法形象大使“溧晓法”和“溧晓德”,深入乡村开展“携手乡村·典亮文明法治”活动,推进“民法典进农村”,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列出“课程式”普法菜单,发布“普法小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解读民生热点相关法律法规。“八五”普法以来,开展普法活动超过1000场次,受教育人次超过30万。

溧水区司法局 夏一飞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