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司法局坚持需求导向,聚力智慧法务、法治教育及阵地建设等领域,精准施策,因地制宜,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好发展。
一是“智慧+”有的放矢推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广“智慧调解”“法律援助线上申请”“行政复议+调解”“远程视频公证”等方式,提升法治服务的精度广度深度;“夕阳红”等个人调解工作室及明星调解员通过“网格化+大数据”方式,“拉网式”“滚动式”排查梳理矛盾纠纷,就地及时化解矛盾;深耕公证服务责任田,加大法治供给,开通网上办证平台,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招投标、融资借贷等方面提供快捷公证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强化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功能,梳理归纳群众相对集中的法律需求,安排婚姻、家庭、继承、劳动保障等方面的专业律师,针对性地以案释法、答疑解惑;开通“法律诊所”专题电视栏目,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案例牵引,德法并举,已累计录播82期;优化栖霞司法行政新浪微博和法润栖霞微信公众号运作方式,常态化普及法律知识,推送普法案例和法治动态信息,满足广大群众的法治需求。
二是“重点+”提纲挈领推进。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宣传,聚焦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对象法治需求,整合法援律师、明星调解员等法治服务力量,加大法律服务供给侧输送;精耕法治宣传责任田,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统筹协调,多元联动,开展针对性法治宣教,浓厚法治氛围;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化宪法和民法典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践行良法善治,浓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法援名优律师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法治宣传活动,每年至少办理3件疑难复杂法律援助案件,化解群众在物业管理、道路交通、侵权赔偿及医疗纠纷等领域遇到的“急难愁盼”,引导群众树牢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
三是“阵地+”步步为营推进。精心打理南京经开区、紫东栖霞片区、仙林大学城、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等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融合发展实体、热线、网络等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契合口味的“法治大餐”;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打造燕子矶法治文化广场、尧化新城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宣教阵地,寓教于乐、乐在其中,增强普法宣传的实效性;考量八卦洲、龙潭农村农民及仙林大学城师生等群体的法治需求,打造由农村法律诊所、校园法律诊所、园区法律诊所、青少年法律诊所等组成的法律诊所“综合体”,全面施行广场义诊、律师坐诊、上门巡诊等综合诊法,让广大群众享受均等普惠、便捷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栖霞区司法局 张应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