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向老年群体提供贴心、省心、暖心的“惠老”公共法律服务,高淳区司法局聚焦老年人在法律援助、公证、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高需求服务场景,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适老化”升级改造,形成了传统方式和智能方式互补互促、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服务模式。
一是以“合”聚力,培育贴心服务团队
培育多元法律服务队伍,依托各街镇“多格合一”网格管理体系,有效整合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法律服务资源,发挥“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知民情、晓民意的特点,与专业律师共同参与基层一线驻点法律服务。推动“硬实力”与“软实力”双向输出,在开展法律业务培训同时,做好民风民俗、当地方言等培训,打破“法言法语”专业壁垒和“沟通不畅”的交流障碍,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为老年人答疑解惑,让法律服务队伍与老年群体更加贴近。
二是以“智”赋能,开启省心办事模式
针对老年人对于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知晓度不够、使用率低的情况,在服务窗口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法律服务人员,在提供线下服务的同时,鼓励老年人体验法律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指导老年人使用律师在线咨询、公证最多跑一次、“苏解纷”小程序以及“12348”江苏法网等智能化法律服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更加方便地获取法律信息和寻求法律帮助。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协调提供远程法律咨询和服务,让其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专业的法律帮助。
三是以“法”护老,营造暖心法治氛围
持续优化线下法律服务,方便老年群体“找法、学法、用法”。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法治观察点倾听老年群体心声、收集法律服务需求、提供法律服务。举办针对老年群体的系列普法讲座,就涉老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财产继承以及近年来多发易发的网络安全、金融诈骗等法律问题,由村居法律顾问、各职能部门联合“送法上门”,增强老年群体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今年以来全区更新公共法律服务公示信息15处,解答涉老法律咨询100余件,化解涉老矛盾纠纷14件,组织开展相关法治宣讲、以案释法等40余次。
高淳区司法局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