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为有效应对农民工讨薪维权难高发阶段,栖霞区司法局精准施策,主动出击,通过打好“宣传牌”“援助牌”“资源牌”“预警牌”等坚实举措,扎实做好年末农民工讨薪维权工作。
一是打好“宣传牌”,增强维权意识。线上,开辟专栏宣传与农民工讨薪相关的法律案例、维权信息和法律知识解答,帮助农民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线下,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工地、进临时工棚等活动,通过发放法律宣传手册、组织法律知识讲座、邀请律师现场解答疑问等方式,让农民工更好地了解其普遍关注的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工伤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明确自身在用人单位中的合法地位和权利。线上线下普法工作双管齐下,确保普法工作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增强农民工在遇到欠薪问题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信心和能力。
二是打好“援助牌”,畅通绿色通道。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各社区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咨询台,对涉及农民工讨薪的案件,实行“先调后援”机制,并及时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律顾问对接,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对申请法律援助的农民工,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三优先”服务,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还特别设立“农民工维权热线”和相关法润民生微信群,农民工可以随时向律师等专业人士咨询问题,获取专业的法律帮助,形成实体站点、电话通信、线上服务三位一体的立体法律援助网,打通法援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打好“资源牌”,联动化解纠纷。加强与法院、公安、工会、劳动仲裁委、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的联系,建立部分信息共享、资源互通的联合工作机制,帮助农民工有效解决在维权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急难愁盼”难题。对于简易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及时采取公调、诉调、访调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矛盾;对于已立案的农民工讨薪案件,争取“快审快结”,多渠道帮助农民工早日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为农民工办实事,讲实效;对于重大、群体性农民工讨薪案件,及时采取应急预案,各部门间形成有效的横向联动机制,集体会商,联合办案,形成矛盾化解合力,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打好“预警”牌,防范法律风险。对多发、易发矛盾的建筑工地、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定期的“法律体检”活动,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地为劳资双方提供契合口味、满足需求的法治服务,提前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避免企业存在管理漏洞或是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律师以及各社区法律明白人,通过入户走访、帮扶帮教等方式常态化排查涉农民工讨薪案件的纠纷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防止因发现不及时引发群体性纠纷等重大案件,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来源:栖霞区司法局 徐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