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司法局:巧用“加减乘除”法,赋能人民调解新成效
2025-04-11 11:19: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高淳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基层治理和平安法治建设蓄力赋能。

做实“加法”,汇聚多元力量。一是扩充调解队伍。广泛吸纳专业人才,邀请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加入调解队伍;积极招募热心公益、熟悉社情民意的社区志愿者、乡贤等参与调解工作,充实基层调解力量。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与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联合调解机制,针对复杂的矛盾纠纷,各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判,制定调解方案,有效提升了调解的成功率和权威性。三是加大资源整合。整合社会资源,引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参与调解工作。与辖区内的商会、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针对行业内的纠纷,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规则和内部情况的优势,协同开展调解。同时,充分利用社区的场地、设施等资源,打造调解工作室,为调解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做实“减法”,简化调解流程。一是优化受理程序。简化人民调解的受理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当事人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方式申请调解,调解组织对于符合条件的纠纷,当场予以受理;对于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充的材料,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二是缩短调解周期。建立快速调解机制,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调解结案。调解员在接到调解任务后,迅速与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纠纷情况,及时组织调解。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纠纷,明确调解的时间节点,加强跟踪督办,确保调解工作有序推进,避免纠纷久拖不决。

做实“乘法”,激发倍增效应。一是强化品牌引领。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调解品牌工作室,如“大明调解工作室”等市级金牌调解工作室。通过其专业的调解能力和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当事人前来寻求调解。同时,通过品牌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调解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二是创新调解方法。鼓励调解员创新调解方法,结合不同类型纠纷的特点,运用“情理法融合”“案例引导”“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开展调解工作。例如,在调解家庭纠纷时,注重情感沟通和亲情修复;在调解经济纠纷时,以法律为准绳,结合市场规则进行调解。通过创新调解方法,提高了调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开展普法宣传。将人民调解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在调解过程中向当事人和周边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扩大法律知识的覆盖面。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形成了人民调解与普法宣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做实“除法”,消除矛盾隐患。一是排查化解矛盾。建立常态化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组织调解员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及时进行调解处理。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消除积案存量。针对一些长期未解决的信访积案,成立专项联合工作组,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化解。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原因、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成功化解了一批疑难复杂积案。同时,建立积案化解长效机制,防止新的积案产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破除观念障碍。通过宣传和引导,破除群众“信访不信法”“打官司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等观念障碍,让群众了解人民调解的优势和特点,从而主动选择人民调解来解决矛盾纠纷。

来源:高淳区司法局 李玉贞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