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南京汇聚多方力量,协同联动,持续深化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宣传贯彻,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强基固本
提升护航民企的法治意识
把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养作为宣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首要环节。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集中学习民营经济促进法,邀请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深度解读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要点等,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严格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将民营经济促进法纳入市管干部任前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和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内容。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以来,已组织完成2批市管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培训市级执法人员150余人。
立规减负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印发《南京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5个方面16项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安全生产领域“综合研判联合检查”机制和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应用,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检查。探索“扫码入企”工作,发布“宁捷查”行政检查码,通过数字化手段规范涉企检查行为。畅通反馈渠道,设立市行政执法企业监测点,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一线,有效回应企业关切。截至6月底,全市已综研联检企业2278家,向企业发放指导意见书2000余份。
问需于企
实现助企纾困“零距离”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多样化开展普法助企活动。市法院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讲暨民营企业家座谈活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代表等,就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建言献策。
市工商联与南京仲裁委联合举办“法护民企 仲裁同行”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助力行动,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和《涉民营企业典型案例》,解析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难题。
市律协发布《企业合规风险排查指引》,围绕劳动用工、税务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为企业精准识别、处置风险提供全流程操作指南;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背景下的刑事辩护”交流分享会,从民营经济促进法与刑事法律的衔接与适用、民营企业与企业家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讨论。
各区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加强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栖霞区依托“霞商讲堂”,邀请法学专家进商(协)会、进园区、进企业专题宣讲民营经济促进法,并与企业代表就企业管理等方面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交流。江宁区开展“益起普法·民企公开课”主题活动,从融资支持、创新创业等角度,“手把手”指导民营企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浦口区实施“六大律所对接六大产业”计划,指导律所编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汇编,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讲座,助力民营经济法精准落地,提升企业法治素养。六合区开展“将心比心”法治化营商环境组团式法治宣讲进园区活动,邀请近30家企业负责人参加,现场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和《六合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清单》,解答企业法律诉求。
浸润人心
法治宣传融入城市烟火
将宣传阵地拓展至社会生活的广阔场景。在产业园区、社区宣传栏及政务服务窗口等醒目位置,张贴主题宣传海报,助力民营经济促进法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江宁区司法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护航民企”专项普法活动,推出法治夜市,紧扣夜市中餐饮、零售等行业特点,编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通过“案例剖析+现场答疑”的形式,“一对一”解答商户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难题。浦口区司法局打造“法治创客厅”,贴合初创企业的高频法律需求,安排法律志愿者向前来咨询的创业者宣传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以及相关惠企政策。
云端触达打造指尖上的普法阵地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普法阵地。市司法局联动各区司法局,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权威解读、亮点分析等内容。运用“一图读懂”、短视频、微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场景,实现“指尖学法”,提升企业及公众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秦淮区司法局利用“律师来普法”品牌,邀请律师线上讲解民营经济促进法要点;雨花台区司法局制作民营经济促进法主题微动漫,以生动画面传递法治精神;江宁区司法局依托“小司普法课堂”,拍摄系列短视频,以“情景再现+专家解读”的方式,聚焦法律重点条款与企业常见问题解析,使复杂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帮助大家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