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宪法公园的庄严肃穆到社区普法的烟火气,从企业法治文化的蓬勃发展到青少年模拟法庭的激烈交锋,法治精神正悄然融入金陵城的肌理,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文明底色。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从江苏省南京市司法局了解到,作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南京自2021年启动“八五”普法规划以来,通过机制创新、品牌引领、数字赋能、文化浸润、普治并举等举措,推动普法工作多点突破、亮点纷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法治动力。
优化普法责任体系
普法工作能否落地见效,责任体系是关键。
据了解,南京严格落实刚性普法责任,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立法、执法、司法、管理服务部门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组织的普法责任。动态调整51个市级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每年编制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更新普法日历,普法责任、内容、节点等要素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常态化开展普法责任制履职集中评议,开展现场评议和专题评议,通过专家点评、互评打分、网络直播等形式,让重点单位主动“亮相”,接受社会监督。
为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精度,南京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市级“共性清单”涵盖地方性法规,各部门建立“个性清单”,明确学法任务。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党建综合考核,所有领导干部需年度述法,并参加任前党规党纪和法律知识考试。
形成普法品牌集群
记者了解到,南京精心打造系列普法品牌集群,形成强大传播力。“金陵法治惠民大讲堂”线上线下同步开讲,累计吸引400万人次参与。“德法同行·南京律师团”集结百余名律师24小时在线,解答法律问题12万个。“百灵鸟”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线下竞赛、线上竞答等活动参与人次近千万,入选“全省网络普法十大优秀案例”。江宁区联合11所高校打造的“益起普法”品牌,让万余名大学生同上“法治第一课”,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普法格局。
普法形式的创新让法治宣传“活”起来。法院、检察院开展的“百名法官进百校、进百企”“百名企业家进法院”“法治进高校”等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百万。知名广播品牌“安警官”推出的《南京反诈精准报》特别节目,黄金时段收听率最高达22.19%。798名政法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中小学全覆盖。“金陵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和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5年来吸引157支队伍争锋庭审现场,让严肃的法律知识变得可感可触。
记者发现,现象级普法产品成为传播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取材于南京某司法所真实工作故事的微短剧《司法所的故事》,2025年5月上线即引发关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产‘宁’身边”“VR直播看法院”等栏目,吸引超5000万人次围观。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官微56篇“10万+”作品中,《花名册上有他,为何未赴返校之约?》获评“全国检察机关网络正能量作品”,让法治宣传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情感温度。
数字化浪潮下,南京的智慧普法矩阵日益完善。智能化应用“金陵安法宝”推送安全生产法规政策、指导案例等万余件,“智能问答”模块实现“一键咨询”,活跃用户超13万名。行政检查码“宁捷查”通过“一企一码”归集多领域检查事项,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我的南京”App嵌入“法律服务”模块,提供律师、公证等“云服务”。建邺区、浦口区开发的“法治电子地图”,按距离、需求等因素精准匹配服务机构,实现“线上指引、线下服务”无缝对接,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国旗高扬,誓言铿锵。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当天,江苏省暨南京市的主题宣传活动在南京宪法公园庄严举行,中央网信办全网置顶推送,点击量过亿。据介绍,这样的普法主题活动年年焕发新彩,成为南京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亮丽风景。
如今的南京,法治文化阵地星罗棋布。南京宪法公园获评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城市安全文化主题车站”亮相地铁鸡鸣寺站,1万余平方米展示空间全方位呈现安全知识。据统计,目前,南京共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法治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雨花台区创作白局(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法治安天下》,巡演23场、网络点击量超10万。六合区深耕法治农民画创作,550余幅画雅俗共赏,创办画刊,举办特展,印制挂图14万余份。评论作品《争鸣求共鸣 善法从最大公约数中来》、微电影《溯》等多部作品获国家级荣誉,让法治精神在非遗传承、文艺创作中代代相传。
据介绍,南京市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夯实社会治理法治根基,将创建管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的重要抓手,“八五”普法期间新增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大力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实现法律顾问专业优势与“法律明白人”本土优势“1+1>2”的效果。全市培育“法律明白人”2.3万人,每年组织线上线下培训700余场,3万人参训,提供法律服务3万余次,参与矛盾纠纷调处5000余起。
行业治理的“南京样本”同样亮眼。扬子国投“枫桥经验”国企实践,为大型国企依法治理和改革创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中建安装集团打造的全面依法治企体系,在上海市第八届法务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安居集团出台《企业领导人员出庭应诉办法》,将司法案例转化为普法教材、诉讼参与转化为管理提升、领导干部转化为普法宣传员,构建普法教育与企业治理互融共促的实践样本。
南京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南京将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韧劲,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描绘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