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行为文明、程序规范、质量优良、环境透明”的行政执法品牌,吴中区多向发力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
一是盘活监督资源。完善“联系点+监督员”机制,在村(社)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基层群众自治力量基础上,在全区筛选出10家企业和村(社区)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组建行政执法监督员队伍,参与“伴随式”执法,打通执法监督“神经末梢”。聚焦“部门+乡镇”主体,压实区级执法部门自我监督和对下监督责任,明确司法所承担镇级执法监督职责,实现执法监督、法制审查、行政复议、普法宣传等功能全面衔接,构建“司法行政+主管部门+镇(街道)”多维综合执法监督模式。探索“府院联动+府检联督”模式,与纪委、法院、检察院等监督主体协同发力,打造跨领域跨机构的综合监督体系,通过信息共享、案情通报、联合监督、案件线索移送等方式,提升执法监督效能权威。
二是激发监督活力。重点领域“常跑”,按照每月一镇两部门的频率常态化开展实地督查,综合运用案卷评查、资料核查、执法评议等方式,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以及舆情多发、矛盾集中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公正文明执法。重点群体“常问”,以“法治护航企业敢干”为核心,通过编发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和涉企“免罚轻罚”清单,加大涉企执法监督力度,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2年全区共办理涉企“免罚轻罚”案件464件,涉及金额1972万余元。重点问题“常抓”,围绕执法人员准入、执法“三项制度”、自由裁量权行使等执法重点、难点和易错环节开展专题培训和专项督查,通过编发典型案例、定期通报并制发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和决定书的形式督促整改。
三是严密监督闭环。严格“事前预防”,以行政执法监督“一要点一计划”为龙头,以执法公示等制度为依托,模块化时序化推进监督任务。清单化标准化管理执法主体和人员,建立集中培训、法律知识竞赛、岗位练兵、标兵选树、案例通报“五位一体”的常态管理机制。严格“事中监管”,健全执法决策机制,注重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在行政执法领域的应用。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覆盖,全区执法机关法制审核员占比12%,重大执法案件法制审核率100%。严格“事后纠错”,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规范审理程序和复议决定,倒逼执法机关自我纠错。2022年新收复议案件173件,以撤销、确认违法、责令履行等方式纠错30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10份,复议决定执行率100%。
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