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辖区“镇湖”苏绣重要发源地的独特区位特点,以“特色行业+法治保障”思路,在镇湖街道建立苏绣品牌法治保障中心,打造“绣美高新,法护营商”法治街道示范创建品牌。
主要举措:
强化制度保障。一是重视知产制度保障。苏州高新区围绕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区委依法治区办、公安、检察院、法院、市场监管局五部门联合发布《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深化知识产权法治服务领域改革创新。二是突出重点行业,围绕苏绣知识产权保护,法院、检察院分别发布《刺绣行业合规经营法律风险提示》、《能动履行检察职能助力苏绣产业发展白皮书》,深化刺绣行业司法保障。执法、司法等多部门共同推出《关于建立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法治保障中心发挥实体作用。三是设立基层知识产权“法治观察点”,聘请知识产权保护“法治观察员”,全面观察基层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建设情况,广泛听取群众和经营主体关于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中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根据基层民意及时完善各个平台建设。
聚力打造苏绣“一中心双平台”。成立苏绣品牌法治保障中心,该由援法议事室、自助服务大厅、调解室等功能服务区组成,区政法部门及人民调解组织派员轮班常驻中心,为苏绣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法治宣传教育、多元纠纷预防化解、经营合规指导、法治环境观察等服务。打造苏绣品牌法治保护平台,一方面,依托“苏高新公共法律服务”APP连接汇聚法院、检察院法律服务职能资源,开通“苏绣一点通”、“苏绣E检通”,根据司法裁判情况对刺绣行业合规经营进行精准风险提示,深化苏绣知识产权保护检察监督。另一方面,打造版权交易服务平台,链接“江苏省作品著作权登记系统”数据库,服务开展线上作品登记及线上安全交易,便利苏绣版权保护。
建立“5+N”工作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格局。“5”指依法治区办、宣传部、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五部门合成作战,联动发挥苏绣知识产权保护主体作用。依法治区办牵头,统筹协调各部门同向发力,全力做好苏绣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工作。宣传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公检法三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妥善处理知识产权案件,精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N”指市场监管局、镇湖街道、律协、刺绣协会、苏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等多个参与部门。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大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行政查处力度。镇湖街道启动“绣美高新法护营商”法治街道示范创建,以点带面,切实抓好成果转化。律协发挥律师专业作用,举办“万所连万会”非遗作品司法保护座谈会,面对面交流司法保护的方式方法。
成效成果:
一是强化工作协同,实现对苏绣产业“一站式”法治保障。区委依法治区办统筹协调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共同建立工作协调联络机制,确定联络工作负责部门和联络人员,增强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联席会议研商机制、案例研判机制。通过线下“苏绣品牌法治保障中心”,绣娘们可以获取面对面法律咨询,参加法律宣传教育活动,自行援法议事,接受矛盾调解等法律服务;通过线上的苏高新公共法律服务APP,可以指尖学法,在现咨询,获得全面立体的法治保障。数据显示,一季度,基地版权登记数量248件,较2022年同比增长29%。
二是探索建立对苏绣知识产权的全链条法律保护。“在苏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经验基础上,高新区探索构建“1+N”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机制,推动建设知识产权法治服务保障中心,搭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信息化平台、精准普法平台、多元解纷平台、知产犯罪协同打击平台、苏绣品牌法治保护平台、创新技术司法服务平台等,进一步完善优化集“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七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三是以基层法治创新工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保障苏绣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大对区内产业创新集群关键核心技术、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探索建立“1+N”知识产权协同法治保障机制,助力提升高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苏州市高新区司法局 佘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