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来,张家港市大力开展“法援惠民生·双争建新功”专项活动,围绕法律援助服务民生大局,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化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1-10月,张家港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民事案件1914件,其中追索劳动报酬纠纷1092件,劳务(雇佣)合同634件,占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90%。
一是靠下收集,实现法律援助触手可及。建立完善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依托仲裁委、总工会、建设监察大队等重点民生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近30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覆盖率达98%,全面推动法律援助服务延伸至基层。发动各司法所、村(社区)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到工地一线走访,并结合12348等线上渠道靠前收集欠薪线索。今年2月,13名外来务工人员就近找到乐余镇永乐村法律援助联络点咨询欠薪问题,站点值班律师在审核案件材料后,帮助其向市法援中心递交申请。最终,本案通过法律援助渠道成功讨回近50万元被拖欠工资。
二是资源整合,形成部门链上联动处置。以“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早化解”为基本原则,根据线上、线下接访情况,做实群体性纠纷的动态排查和预警研判,努力将矛盾纠纷防止于萌芽。加强与人社、建设监察、信访等部门协作配合,打造“司法+工会+人社+N”联合运行模式,构建“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的劳资纠纷化解路径。2023年3月,在建设监察大队的转介下,28名建设工地的施工人员因被拖欠工资向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因案件涉及管辖权问题,法援律师帮助25名未退休工人通过仲裁维权,并帮助另3名退休工人先后通过仲裁、诉讼方式维权。今年4月,28名工人的80万余元被欠工资已全部执行到位。
三是优化服务,推动欠薪治理提质增效。落实容缺受理、首问负责、“点援+指派”等工作制度,开辟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讨薪农民工采取“一简三快”工作模式。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开展法律援助业务培训,提升援助律师的办案能力。对集体追索劳动报酬等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随案指导、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采取“评估+抽查”卷宗评查方式,随机对援助案件进行旁听庭审,办结案件实现100%电话回访,着力提升案件办理质量。深入开展江苏省基金会资助的安“薪”行动-关爱农民工项目,为本市范围内的农民工群体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高效解决农民工的讨薪难题。截至当前,该项目受理案件98件,开展活动6次。
张家港市司法局 姚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