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普治融合“双面绣”,织就和谐新图景
2025-08-22 17:01:00  来源:法润江苏

全市6个单位和6名个人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苏州成为全国八个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之一;常熟市成为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推荐地区,4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八五”普法以来,苏州市率先探索、先行先试、精准发力、创新实践,持续深化普治融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苏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牵牢『牛鼻子』

健全机制强保障

调整充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扩大普法责任主体范围,推动普法有效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媒体公益普法的意见》,推动媒体公益普法责任落实到位。

全面实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报告书、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两书”制度,每年发布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联动普法事项,开展年度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建立行之有效的督促、监督、评价机制,30个市级机关部门接受现场履职评议。

深耕『责任田』

分类施策提素养

聚焦“关键少数”,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围绕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试点任务,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宪法宣誓制度。推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及运用机制、乡镇(部门)重大决策前合法性审查制度、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复议纠错)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等,“创新探索新时代行政执法的张家港样本”项目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护航祖国未来,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全市871个中小学校配备1075名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每年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学宪法讲宪法”“法治非遗课堂”等主题活动,连续举办4届“清朗杯”青少年法治辩论赛,覆盖50余所学校学生2万余人次。深化校地合作,举办国际教育园法治文创季活动,成立苏州大学“大学生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团”,有效激发大中专院校学生学法热情。

赋能市场主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护航民企”等专项普法行动,编制安全生产、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风险防范手册,加大涉企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开展普法入“新”系列法治宣传服务活动,打造新就业群体法治友好场景,编制快递、外卖、网约车、互联网直播等法律风险防范手册。

夯实基层基础,增强村(居)民法治意识。组织编印《市民学法手册》,在全市推出45条“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体验路线”,联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开展“砥砺奋进新征程——走法治之路,悟法治力量,建法治苏州”主题实践活动,就近就便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教育。

突出『具象化』

创新载体润人心

持续深耕“法治文化季”品牌,每年举办10余项全市性法治文化活动。开展“法治文化进园林”“法治文艺演出基层巡演”,举办“天工苏作·法治同行”法治文化创意作品征集展览、“苏城法韵”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等活动。2部宪法视频作品在司法部举办的相关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2部非遗法治文化微视频在司法部“法治非遗短剧场”中展播。

研发推出普法IP形象“苏法宝”,结合青少年特点,制作形式多样的“苏法宝”法治文创品;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素养提升,推出系列“苏法宝小剧场”普法短视频,目前在线播放量突破150万次。

在全省率先上线AI普法大使“尚法小鹿”和普法数字人“法宝”,制作“以案释法”AI普法情景剧,拓展普法受众范围,提升普法趣味性与互动性。

激活『新动能』

普治融合惠基层

融入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选取产业基础好、法治基础优的行政村,打造8个法治乡村示范片区,推动跨村联建、资源共享。在全市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促进乡风文明与法治建设协调发展。深化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共有3个镇、17个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打造基层治理“生力军”。按照“1网格2人”培育法律明白人约2万名,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培训。深入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推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服务基层依法治理十大案例。

来源:苏州市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