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宁区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普法,持续为人民群众送上法治“大餐”,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是以业务为支撑,保证宣传质量。在开展宣传前,以部门会议形式讨论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并挑选宣传人员。严格把关宣传内容质量,在撰写时要求句句有出处、字字有依据,体现法律工作的严谨性和权威性,防止“编造杜撰”,避免曲解误解,增加不必要的舆情风险。在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对宣传素材进行审阅确保无误后,再交由具体责任人员开展宣传。
二是以受众为载体,确定宣传内容。根据宣传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实现“看人下菜”,让内容更贴近受众的需求,让法治宣传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比如,针对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投资人多为中老年人群的特点,采取以案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和识别防范的方式方法。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年轻人居多的情况,编写多篇宣传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传播。针对知识产权等专业性较强的案件,采取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企业和企业家的需求。
三是以效果为导向,选择宣传形式。各单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理念,增强法治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截至目前,天宁区已构筑以“两微一端”为载体,以“法治讲座+案例宣讲+宣传手册”为主要形式的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工作格局,以满足人民大众的法治需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民普法中展现法治责任与担当。
(天宁区司法局 宋学林)